湖边赏花观鹭鸟,林中漫步听水声。这是端州区随处可见的景致,也是该区绿美生态建设成果转化的生动体现。
只此青绿,向美而行。近年来,端州大力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以“增绿提质、生态惠民”为主线,用心提炼“扩绿添彩、用绿兴绿、管绿护绿”三大关键词,全面提升主城区“绿核”能级,推动“一湖两峡三山”生态优势转化为源源不断的发展优势,绘就“绿富同兴”的绿美端州实景图。
聚焦山水 扩绿添彩展新颜
近年来,端州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就贯彻落实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进行谋划部署,出台了深入推进绿美端州生态建设的系列配套文件,对标谋划绿美端州生态建设“六大行动”,全力以赴加速生态建设,打造绿色发展新格局。
为确保措施落到实处,端州成立绿美端州生态建设工作专班,承担深入推进绿美端州生态建设的日常工作,完善区、街道、社区三级林长体系,各级林长主动带头,高水平推动森林质量提升工程、乡村绿化美化建设等工作。编制《端州区2023年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生物防火带林相提升)项目作业设计》和《肇庆市端州区双龙经济开发区中心景观湖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建设方案》等文件,科学谋划绿化项目建设。
镇村绿化是绿美生态建设的关键节点。端州高质量编制县镇村绿化方案,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共同为绿美端州添彩增绿,建成青年林、同心林等主题林22个,苗木种植和林分优化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如今,串联山水,端州“绿色版图”不断扩容提质:围绕山,市、区干群在北岭山麓,沿着七星北岭路增种1500棵蓝花楹,在重要景观节点点缀木棉、凤凰树,打造茂林溢彩的“蓝韵飘带”;围绕水,在星湖环线,以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岩前和出头社区为“星湖之眼”,升级出头炮楼、紫荆西堤、石牌狮岗公园,让绿美随处可见、触手可及。
端州巧妙利用闲置空地,“见缝插绿”建设口袋公园、小微绿地,现有各类公园78个,人均公园面积位居全省前列。拥有羚羊山、北岭山、龟顶山、七星岩风景名胜区和星湖国家湿地公园共5个自然保护地。建成“绿道+碧道”高品质绿色通道144.8公里。群众出行基本实现“300米见绿、500米建园”建设目标,成就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端州样板。
创意引领 用绿兴绿焕生机
天上流星,地上流萤。萤火虫多的地方,必然生态极佳,而这群挑剔的“暗夜小精灵”,从未缺席过端州“双龙”的夏夜,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打卡。
造就这萤火飞舞、宛如绿野仙踪的好地方,得益于端州区致力做好“绿美+”创意文章。“双龙”片区拥有省内最长的水翁树古树群,今年端午假期,该区在龙溪栈道成功举行“绿美双龙·萤舞龙溪”首届萤火嘉年华,吸引大批市民游客前来赏山间美景、听溪水吟唱,与萤火虫共舞。
端州还积极探索“绿美+文旅”,依托“山湖城江”独特自然风光和深厚历史文化资源,盘活岩前、出头、石牌等社区的闲置资源,持续打造环星湖乡村精品酒店民宿集群,与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互动互融,助推环星湖民宿销售额增长78%,景区游客接待量增长37%。
同时探索“绿美+活动”,用高品质绿美点燃古端州新活力。去年11月,阔别三年的2023肇庆马拉松鸣枪开跑,超过2万名参赛选手从古韵端州出发,领略肇庆的独特魅力。
全民行动 管绿护绿筑屏障
共建绿美端州为群众,靠群众。
端州强化保障支撑,全覆盖组建“先锋护绿队”管护队伍,落实网格化管护机制。开展“绿美庭院”“绿美阳台”评比,深入推进“拆旧焕绿”攻坚行动,推动“绿美行动”成为“绿美自觉”。同时,深化科普教育,将一片片景作为一个个教育基地,通过开展研学游、主题绘画、短视频大赛等活动,讲好绿美端州故事。
位于区内的星湖国家湿地公园通过科学有效的措施保护其湿地生态系统,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休闲旅游和科普教育场所,被粤港澳自然教育讲坛评为首批“自然教育基地”之一。在节假日,这里不仅是“小鸟新天堂”,还是游客群众的“亲子乐园”。狮岗叶挺独立团练兵场遗址被打造成为首批“南粤红绿径”节点,星湖国家湿地公园获评“中国最美六大湿地公园”,生态科普教育基地品牌持续擦亮。
“植”此青绿,共“树”发展。近年来,端州广泛发动各方力量参与乡村绿化。今年以来,该区已开展植树活动300余场次,积极发动群众参与乡村绿化,开展认捐认种,建成“企业林、同心林、机关林、红领巾林、巾帼林、母亲林”等主题林,激发了群众爱绿护绿、保护生态环境的内生动力,形成社会广泛参与、全民共建绿美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