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墨流香  现代演绎

——探析端砚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实践
2024年09月23日 西江日报

砚雕摆件《如梦令》                翟倚嫦

《人文湾区砚》             程振业

《花开富贵》摆件            柳新祥

《五蝉鸣香砚》            柳新祥

砚雕摆件《传承》          翟倚嫦

端砚文创产品。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摄

  端砚,这一承载着中国千年文化精髓的艺术品,正站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点上,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肇庆作为端砚的故乡,承载着端砚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任。在这片被西江润泽的土地上,端砚产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地方经济的繁荣,更关系到中华文化的延续。随着资源的日渐稀缺、传统工艺的传承困境以及现代消费文化的冲击,如何在维护端砚文化纯粹性的同时,赋予其新的生命力,成为了我们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在当代,端砚的制作不仅仅是传统工艺的延续,更是文化与艺术的创新发展。端砚从业人员在尊重传统的同时,也在探索如何将这一古老艺术与现代审美相结合,创作出既具有传统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端砚作品。

  文/西江日报记者 胡美娟

  实习生 邓蕾 梁舒晴

  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的交融

  近年来,肇庆市在端砚产业的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不仅在传统技艺的保护与传承上不遗余力,也在创新发展上展现了新的活力。端砚艺术的创新发展表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寻找平衡,既保留了端砚的传统精髓,又赋予其新的艺术生命。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创新,端砚这一传统工艺品正在以全新的面貌走向更广阔的艺术舞台。

  首先,端砚的创新发展体现在对传统制砚技艺的传承与提升。现代端砚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雕刻技艺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新性的表现。他们通过对砚石的精细观察和理解,巧妙利用砚石的自然纹理和色彩,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品。例如,制砚大师程振良强调“自然是最美的”,他认为匠人应该与石头对话,突出其特点,赋予其生命力,这种尊重自然、因材施艺的创作理念,使得每一件端砚作品都独一无二,充满艺术魅力。

  其次,现代审美的融入使得端砚摆件在设计上更加多元化和时尚化。现代端砚艺术家们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砚台形制,而是将端砚与现代艺术、文化元素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现代感的摆件。这些作品不仅在形态上有所创新,更在文化内涵上进行了拓展,使其成为能够代表当代文化精神的艺术作品。

  此外,端砚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也成为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博物馆、展览、研学活动等多种方式,端砚文化得以更广泛地传播。例如,端砚博物馆利用现代化科技,结合声、光、实物等手段,让展览更加生动有趣,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关注端砚文化。同时,端砚研学游的发展,让更多人有机会亲身体验端砚的制作过程,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对话制砚艺术大师——

  匠心新传:守护与革新

  在探索端砚产业的发展之路时,不得不提及制砚艺术大师柳新祥,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端砚艺术家,更是端砚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积极推动者,在端砚的传承与创新方面有着深刻的思考和实践。柳新祥从事端砚设计与制作40余年,带领工作室潜心创作,不断提升雕刻技艺,端砚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日前,他正在撰写一部百科全书式著作《中国端砚》,囊括了端砚地质形成、端砚历史演变和发展历程等内容,在写作的同时,他从专业角度剖析了端砚产业发展的现状,并对端砚产业如何通过创新思维和策略,实现文化的传承与产业的升级,从工艺创新、市场拓展、人才培养等多个维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他深刻认识到,端砚艺术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寻求突破和创新,才能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柳新祥强调端砚文化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他认为端砚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他倡导在保护和传承传统端砚制作技艺的同时,也要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和使用功能,以满足现代审美和实用需求。“新时代有新的审美和需求,因此我们需要在考虑实用性的基础上提高雕刻的技艺。另外,端砚的设计和雕刻必须紧跟着市场,通过工艺技术,提高端砚艺术品的审美价值,实现一定的收藏价值,从而促进端砚产业的发展。”柳新祥在端砚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方面,展现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追求,如《千禧迎春砚》《龙啸九天砚》《鸟巢砚》等,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他精湛的技艺,也体现了他在端砚艺术上的创新精神。

  柳新祥提出,端砚产业应当结合现代设计理念,开发出更多样化的产品,创造出新的文化产品。“在这方面,年轻一代端砚从业者在题材、形制与工艺上大胆尝试,将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审美巧妙融合,创作出既具古典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作品。比如对砚石小料与废料的合理利用,不仅体现了环保理念,也丰富了端砚的艺术表达形式,使其更加贴近现代生活。”如今,端砚不再局限于书写工具的角色,更跨界融入茶文化、香道文化等领域,成为集实用、艺术与收藏价值于一体的文化精品。

  对于端砚的人才培养,柳新祥认为,端砚产业的未来在于新一代的工匠和设计师。他每年都会接收一批来自肇庆学院美术专业的学生,亲自传授端砚制作的各个工序,从而培养新一代的端砚艺术家。柳大师已收百余徒弟,其中不少已经成为省、市级工艺美术大师,他的儿子柳飞也继承了父业,从事端砚创作,使得“柳门砚雕”品牌得以传承。他鼓励年轻艺术家学习和掌握端砚制作技艺,同时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市场意识。他还提倡与教育机构合作,开设端砚艺术课程,培养更多的端砚艺术人才。柳新祥端砚艺术馆作为端砚文化培训教育实践创作基地,为各行各业以及大中小学生开展端砚知识培训,弘扬端砚文化。

  柳新祥还关注端砚知识和文化的传播,近年来,他在设计制作端砚之余,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写作上,20年间,他写了6本端砚方面的专著,希望这些书籍能成为同行后辈们的工具书,他还在多所高校客座授课,积极参与各类公益活动,普及端砚知识,提升公众对端砚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端砚艺术的新生代传承

  在端砚艺术的创新发展中,新一代的端砚工艺师展现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精湛技艺,为传统工艺的传承与现代审美的融合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程振业作为新生代端砚从业人员的代表,创立了“890青年制砚”团队,聚集了80后、90后新一代年轻端砚艺人,推动了端砚艺术的创新发展。团队成员在各类评比中屡获佳绩,展现了新生代端砚艺人的创新力量。程振业在传承传统制砚技法的基础上,创新地将端砚与漆的融合、端砚着色技术,深受广大藏家的喜爱。他在青铜系列作品上把砚石制作出青铜感,并融合了丰富多样的平雕、浅浮雕、高浮雕、局部圆雕等雕饰手法。他将端砚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具有现代审美和文化内涵的作品,为端砚艺术的未来发展探索了新的可能性。

  高级工艺美术师翟倚嫦不仅在端砚雕刻技艺上有着深厚的造诣,而且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找到了新的平衡点。她的作品,如《顾二娘制砚图》《不忘初心》和《家风》等,展现了对端砚艺术的深刻理解和创新精神,这些作品不仅雕工精湛,线条细腻,而且充满了行云流水的动感,深受业界好评,并在多个工艺美术评选中获得了金奖、银奖等荣誉。除了传统端砚,翟倚嫦还将女性特有的细腻和柔美融入到在砚雕摆件的创作中,使得作品充满了个性和现代感,近期创作的《如梦令》《圣母扶农》等端砚摆件,在创新的同时传达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

  在肇庆,许许多多端砚艺术的守望者和创新者,面对传统与现代、保护与开发的双重挑战与机遇,正以匠心独运的手法,以他们的智慧和汗水,为端砚艺术的明天描绘着一幅幅生动的画卷。

西江日报A08A08砚墨流香  现代演绎 2024-09-23 2 2024年09月23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