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校地共建赋能“百千万工程”

以“小屏幕”打开“大市场”

2024年12月12日 西江日报

  西江日报记者 李考考

  通讯员 李蕾 钟会

  走进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四会市工作站,青年大学生莫伟豪化身助农公益主播,正与工作人员一起,通过现场试吃、产品介绍等形式,与直播间的网友亲切互动,推介四会特色农副产品。

  以“小屏幕”打开“大市场”,助力乡村振兴,是四会市校地共建带来的成效之一。近年来,四会市积极加强校地结对共建,以组织共建推动阵地共享、队伍共融、活动共办、服务共促,引领动员高校青年学子深入基层一线,为基层社会治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小蜜薯、南瓜、沙糖桔都是四会比较具有特色的农产品,我们会在课余时间来到供销社进行助农直播,跟当地对接供销情况。”莫伟豪告诉记者,大学生来到这里做直播,可以更好地发挥共青团员模范作用,并希望能够给当地农民拓宽销售的渠道,助力乡村振兴。

  据了解,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四会市工作站由团市委联合市供销社、佛山市驻黄田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建设,广泛吸引高校大学生突击队、返乡创业人员、农产品经纪人、农村职业经理人、乡村振兴志愿者进驻,致力于四会文化传播传承及特色产业宣传推广,为青年大学生创造实践锻炼机会,以青春力量强力助推“百千万工程”建设。

  “我们主要是通过借助青年大学生的创新热情,激励他们进行消费创业,大学生们可以通过平台助农,进行新媒体助农的机制探索,这不仅能够更好地为农民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能为青年大学生提供创业思路,让高校和我们有联合的实践平台提供给学生。我们的运营模式是和高校合作,这也是依托团市委进行团队招募,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来助农直播,借此不断探索带货模式,链接其他的农产品资源。”工作站副站长叶建红介绍。

  据悉,四会市将“镇域所需”“高校所能”紧密结合,为推进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蓬勃青春力量。截至目前,已成功推动广州华商学院珠宝产业学院成立,通过校地合作积极开展政校企珠宝“产学研”基地建设,全力夯实四会玉器产业人才基础;扎实推进“双百行动”,与肇庆学院及广东科学技术职业学院技术团队共同到大沙镇、黄田镇、江谷镇等乡镇和部门下乡调研,分别就乡村风貌规划、柑桔产业、南药产业等领域商谈结对合作项目,两所高校已建立服务技术团队21支。同时,四会市政府分别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借助学科专业、人才及科研等方面资源优势,围绕产业发展需要,通过建设研究生实习基地,实现“校地合作、产学共赢”,并与广东工商职业技术大学全面开展“产学研”合作,为推动新质生产力注入不竭的人才动力。

西江日报A03A04以“小屏幕”打开“大市场” 2024-12-12 2 2024年12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