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砚台创新创意邀请展,引领传统砚艺盛会绽放新时代文化魅力——

砚上生花  砚向未来

2024年12月15日 西江日报

《生生不息砚》    莫少锋

《圆渊方井·绮》操婷婷

《岁月留金——瓷器系列砚》     程振业

歙砚《徽州夜市》胡秋生

贺兰砚《雨巷》叶大魏

  编者按

  诗书画印、天人合一、材质创新、拓展设计、工艺融合……精湛的工艺美术作品经千锤百炼而凝聚匠心。近日,首届全国砚台创新创意邀请展暨“匠心传承——当代端砚精品展”在肇庆美术馆开幕,共展出来自全国各个砚种的165件作品,全面呈现近年来砚台艺术的优秀创作成果。在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时代背景下,砚台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革。从材质到设计,从工艺到文化内涵,创新、创意与创作成为了砚台发展的关键驱动力,这里展出的每一方砚都生发出与众不同的艺术构想,为观众带来砚台创新创意的一场艺术盛宴。

  专题采写/ 西江日报记者 袁丽娟

  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文房四宝不仅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必需品,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精湛工艺的艺术瑰宝。砚台以其优良的石质,精湛的技艺,集雕刻、篆刻、文学、历史、书法、绘画、艺术于一体,形成独特的风格,是具有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艺术珍品,深受历代文人墨客、收藏者推崇与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书写方式的改变,大众审美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需求更加多元化,传统的砚台产品已不能满足当今人们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拓展砚台种类,研发更多符合时代审美的砚台作品是时代的呼唤,2024全国砚台创新创意邀请展因此应运而生,旨在开发创新思维,提升创新能力,培养创新人才,推出更多富有创新创意的砚台作品,为市场增添新的活力。

  本次邀请展覆盖全国各个砚种,分为四个组别:砚台设计组、文创设计组、砚台作品组、文创产品组。从来自全国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32人次,635件投稿作品中,最终选出165件入围作品并收录成册。

  记者巡展发现,这些砚台作品、文创作品守正创新,汇聚了传承与创新之力。无论是新型材质的引入、功能设计的拓展、现代工艺的融合与创新,还是从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创新与传统的平衡,作者打破传统藩篱,融合现代审美与多元文化元素,赋予砚台新的生命与活力,展现出砚台在新时代的无限可能。

  新型材质的引入:

  瓷与砚石的交响

  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卓越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与中国(China)一词相同。中世纪后,随着中国瓷器的外销,中国以“瓷国”之名享誉世界。端砚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文人墨客挥毫泼墨的必需品,更是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与精湛工艺的艺术瑰宝。

  在砚台匠人匠心之下,瓷器与砚台这两种文化符号在新时代跨界融合碰撞。程氏端砚第十四代传承人程振业大胆尝试融合两种材质,以端砚表现瓷器,题材主要从出土瓷器中获取创作灵感,以端砚为胚,结合漆器蛋壳镶嵌技艺,再增添色彩陈旧之感,使砚石呈现出瓷器出土的质感。该砚融合了平雕、浅浮雕、高浮雕、局部圆雕等丰富多样的雕饰手法,让原本单一的砚台变得层次丰富。

  此举不仅保留了端砚的实用功能,更赋予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两种材料融合后,端砚表面呈现出如瓷器般的质感,光滑细腻,仿若流金岁月,故命名为“岁月留金——瓷器系列砚”,该作品入选全国首届砚台创新创意邀请展,成为此次展览的一大亮点。

  陶与砚

  此次全国首届砚台创新创意邀请展也涌现出不少新生力量的风采,既有他们对传统文化、时代精神的深刻感悟和独特的观察视角,也展现出他们精湛的专业能力与别出心裁的创意。其中,入展的端砚作品《四时八景》,作者梁天成现为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他除此件作品外,还有《圆·融》《砚语江南》一起入选本次邀请展。

  《四时八景砚》精巧的外形设计灵感,来源于传统花窗的四种基本造型衍生变化出花窗的几何造型。作者结合传统与现代材料的视角出发,将陶瓷的多功能性与砚石的传统审美优雅巧妙融合。从借鉴传统建筑中花窗的艺术特点,设计了具有吉祥寓意的砚台,如“窗富贵”和“窗开好景”。四种基本的花窗造型,结合不同材质的陶瓷釉料与不同的砚石种类,衍生出八种不同的砚台景色。在技术上,作者通过不同的釉色和烧制技术,重现花窗玻璃的透光效果和色彩变化,同时充分利用砚台的空间,作品在窗格造型部分进行镂空提供出储物空间。陶瓷也作为支撑结构和装饰性元素与砚石结合,节省宝贵的砚石资源,实现小砚石、大用途。陶瓷与砚石灵巧的组合与不同材质的碰撞,互动性之余还可以无限丰富砚台的形制与色彩。这种设计不仅增强了产品的实用性和耐用性,还提高了产品的个性化和收藏价值,以及视觉美感,焕发出现代独特的审美情趣。

  木与砚

  《听山悟砚》作者陈明清、黄健恒、王小文,现为肇庆学院美术学院、设计学院艺术设计硕士研究生。

  本系列作品设计灵感来源于砚石与木材的碰撞。砚石与木材本就是适配的两种材料,可体现在端砚与木盒之中,木盒紧密地包裹砚石达到保护的效果。在设计理念上,作者首先考虑产品的实用功能并结合砚石本身的文学气息,选择了笔筒、书灯、书立等文房产品作为载体,体现了功能与形式相统一的设计理念。在实现方式上,采用榫卯结构将两种材料连接。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木工技艺的精髓,它体现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技艺,将这一传统结构应用于现代文房产品设计中,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对现代设计理念的创新。

  在文化内涵上,体现自然与人文的融合,砚石代表着自然界的优雅与坚固,而木材则象征着温暖与生命,这两种材料的结合,旨在表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作品《听山悟砚》从自然与人文,传统与现代,实用与艺术等多个方面寻找灵感,并通过巧妙的材料选择、结构设计和色彩搭配,将其转化为一件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艺术感的现代文房产品。

  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易经入砚石

  许多优秀的砚台作品都承载了传统文化。由高级工艺美术师、高级技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莫少锋所创作的入展作品《生生不息砚》,也吸引很多参观者的目光。这是一件带有中国传统易经文化文创的端砚作品,它蕴含着丰富的创作经验与深厚的文化内涵。

  莫少锋倾情创作的八卦“易砚”是他从近年来读《易经》,所悟而创。其八卦“易砚”作品,包罗万象,气韵流畅;平面与立体组合和谐,综合文房用品巧妙相和,充满灵气。端砚砚面的隐形语言与易卦的内涵相映成趣,融为一体;作品富于创新,形式新颖,风格迥然;作品立意高雅,充满情趣,处处体现出创作者儒家思想的超脱及创作的灵动。尤其是展示端砚众坑别会聚熔炉,传递春华秋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生机盎然的思想,让人耳目一新,过目难忘。

  此砚选端砚麻子坑以天圆地之形制,以无极生太极之象,圆形砚堂,墨池为走水圜形,其高低、刚柔、奇偶、动静、意象太极鱼眼联结文房中的墨锭(黑),宣纸(白)之道,运转乾坤。

  创作特点从平面与立体的体现,从综合文房用品之巧妙相和,从群经之首中传递出一些天地万物,包罗万象,彰显融通四海,满堂欢庆之理念。展示端砚众坑别会聚一堂,春华秋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生机盎然。

  此砚的创意独特,从平面到立体,从两仪生四象,以左青龙用(绿端)制作、右白虎(白端)刻之、前朱雀(红丝石)雕琢、后玄武以(黑端)凿成。旁配毛笔,镇纸,印章,印泥。

  从四象生八卦:乾卦代表天、父亲、以老坑制祥龙至尊砚,元亨利贞,顺利发展。

  坤卦代表地,母亲,以坑仔岩刻有凤来仪,春天来临,为大地增添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震卦代表雷,用宋坑制孔子《座宥之器砚》循其理,似善化,孔子儒家不仅温柔敦厚,也有雷厉风行的一面。

  巽卦以宣德岩制伏羲氏河图洛书砚,伏羲“一画开天”,打开了理性的大门,伏羲赢得了人们永生永世的思念和尊崇。

  坎卦属水,以有冻岩作水波之象(海天旭日)。

  离卦属火,用梅花坑带眼喻火珠火球,生火弘扬文明,发挥光热。

  艮卦用麻子坑制《山水有情砚》湖泽润之。

  兑卦以斧柯东制老子道家《清静经篇》,静能生慧,静通宇宙。

  易经从八卦到六十四卦,以各种砚形式来赋予,制作雕刻,从研磨器到箕形砚到抄手砚、兰亭砚、竹简砚、蘑菇砚、鹅砚、蓬莱砚、寿桃砚、卧牛砚等等。丰富多彩,繁衍有序,充满生机。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

  城市元素入砚

  想要把烟雨江南之美带回家?没问题!入展作品《西湖烟雨》就是一款浓缩杭州城市文化底蕴和创新气质的城市砚文创产品。作者蓝婉桦,现为肇庆学院手工艺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师从梁善教授,研究方向为砚台及相关文创产品设计。她告诉记者,希望以书房文创产品的形式,对传统手工艺进行“再设计”,将“城市文旅元素”作为载体,设计出一款更为年轻化、大众化、能够批量生产、实用性与美观性结合的文创产品,让更多年轻人领略到砚台的独特魅力。

  此件作品《西湖烟雨》,是基于情感化设计理念的西湖元素复合型可拆卸书房文创设计产品,以西湖十景作为主要元素,整个产品由六部分组成,提取景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平湖秋月、云栖竹径、三台云水、宝石流霞为设计灵感,分别进行印章、砚滴、镇纸、笔托、照明灯、香塔、笔架、卷纸收纳、笔洗、砚台的造型设计,并赋予其文化含义。每个组件均可单独拆卸出来独立使用,又可根据用户喜好重新排布插入主体中,旨在通过西湖文化元素与书房用具的结合,在展现其文化底蕴的同时,也兼具趣味性、实用性,体现年轻化,让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感受到西湖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与其产生情感共鸣。

  设计的最大亮点在于其灵活性和趣味性。一是其可拆卸性充分给足了人们DIY的空间,可以随意对笔架、印章、砚滴等小组件进行拆分,或者调整其组合后的位置,人们在按照喜好进行拆分的过程中,就完成了一次使用者与设计师的隔空对话;二每个组件都可模块化量产,这样本产品的元素将不仅仅局限于杭州。在“城市系列”中,用户可以在保留主体部分的基础上,单独去购买例如肇庆、广州、北京、香港等地元素的组件,可将城市或其他文化作为元素,面面俱到地精准吸引每一个不同喜好的人。

西江日报A04A04砚上生花  砚向未来 2024-12-15 2 2024年12月15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