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旺跨境电商国际货站建成开业,希音湾区西部产业园建设热火朝天,每天有500万件货物从肇庆发往全球,汽车零配件、农产品等出口增长强劲,锂电池、预制菜实现家门口“出海”。

小鹏汽车第50万台在肇庆基地下线,新车型成为热卖爆款,创造了“造车新势力”最快万辆下线纪录。

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等产业聚链成群,金属加工等产业加快“技改数转”,未来产业布局起步,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

肇庆大型产业集聚区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两年时间引进项目超200个,平均不到4天引进一个超亿元项目。

佛肇城际、广佛南环、佛莞城际、莞惠城际实现“四线贯通”,让5个城市之间往来时间更短、直达列车更多、旅客出行更便捷,更好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被誉为“湾区大号地铁”。

广州新机场获批建设,规划引入四条轨道交通的新机场枢纽站建设场面气势磅礴。

肇庆大力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推广“一村育千树”经验,森林抚育和县镇村绿化步步深入,全市空气、水质量实现双达标并稳居全国重点城市前列,绿美肇庆生态底色越夯越实。

“岳山造林大会战”50周年大型情景演出再现历史壮举,全面展现“岳山造林大会战”可歌可泣的艰苦奋斗史、催人奋进的精神锻造史,为推动肇庆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提供力量。

《肇庆典籍》对肇庆地方文献进行了历年来最大规模、最系统全面的整理,其出版发行对保存肇庆地区传统文化资料有着重大意义。

鼎湖山“问鼎祈福”持续火爆,宋城骑楼街重现风采,广府文化庙会、啤酒嘉年华、鼎湖山音乐节、四会玉文化节精彩纷呈,肇庆这座“宝藏城市”频频出圈。

一批全产业链集群规模、质量、效益大幅度提升,六个百亿级农业产业集群不断扩大。肉桂、罗氏沼虾成为超50亿元的农业单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突破800亿元、稳居全省第三。

中国共产党肇庆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今日召开,总结2024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势,部署2025年工作。
过去一年,我们扎实开展经济工作提质增效年、“百千万工程”典型突破年和基层作风优化提升年行动,形成聚力攻坚、快干实干的浓厚氛围。
经济工作实现提质增效,深入实施“大产业、大平台、大项目、大企业、大环境”五大提升行动,努力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制造新城,新能源汽车、新型储能、电子信息等产业聚链成群,金属加工等产业加快“技改数转”,未来产业布局起步,连续两年入选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制造业当家干出热气腾腾的好局面。
“百千万工程”加快典型突破,县镇村发展面貌日新月异,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化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等稳步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预计突破800亿元、稳居全省第三。
基层作风持续优化提升,持续开展“我为肇庆抓发展”“肇庆三问”等活动,出台为基层减负“27条”,坚持纠“四风”、树新风并举,基层党员干部“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不断增强。
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开局良好,坚持“一盘棋”思想,落实“项目化工作法”,加快推动一批聚资源、聚产业、聚人气的标志性项目落地建设,持续充实东部城区一体化项目库,当前入库项目107个,在建项目39个、储备项目68个,发展势能持续积聚。
这一年,我们亲历了一批喜事,办成了一批大事,办好了一批实事。连通5个城市的“湾区大号地铁”开通运营,广州新机场获批拉开了肇庆“航空时代”序幕,小鹏汽车第50万台在肇庆基地下线,肉桂、罗氏沼虾成为超50亿元的农业单品,一些赛事办出全国一流水平……一幕幕拼搏场景,一个个美好瞬间,令人难忘、振奋人心。实践证明,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得来的收获,只要我们一条心、一起干,一定能拼出一个更好的肇庆。
去年9月,省委黄坤明书记来肇调研,要求肇庆加快崛起为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的门户枢纽,明晰了新征程肇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定位,充分体现省委对肇庆的厚爱和重托。
新一年,我们要咬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凝心聚力,树牢湾区意识、湾区标准,敢于跟强的比、快的跑、优的赛,早出工、多下田、干累活,以奋斗的你我成就奋进的肇庆,努力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肇庆新担当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