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庆产业发展持续向好。图为德庆县工业园区。 西江日报通讯员 徐向光 摄

▲肇庆小鹏汽车智能网联科技产业园。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端州区岩前社区加速民宿产业发展。西江日报通讯员 梁小明 摄

▲四会江谷镇民宿清心雅园夜景。 受访单位供图

广宁县洲仔镇江咀村污水处理成效好。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摄

▲高要区白诸镇火龙果规模种植获丰收。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摄

▼怀集县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受访单位供图

封开县金装镇乡村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摄

鼎湖区沙浦镇黄布沙村一角。 西江日报记者 刘春林 摄
新年伊始,天朗气清,暖阳高照。放眼肇庆大地,从城区到乡村,处处可见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一个个优质项目加速推进,一幅幅促进城乡融合的“施工图”正逐步变成“实景画”。
2024年是“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推进、实现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肇庆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以“头号力度”推动“头号工程”,全面推动县域经济、镇域功能和乡村治理的高质量发展。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发展产业,壮大经济
产业兴则县域兴,产业强则县域强,而县域强则市域强。奋进“百千万工程”,我市紧抓产业发展根本,坚持特色化发展,聚力做大做强产业园区主引擎,推动产业成链成群发展,更好更快实现“千亿”“百亿”级产业集群目标,推动强县、促镇、带村一体发展。
放眼东部板块,新能源汽车、金属加工2个千亿级和新型储能、电子信息2个500亿级产业初步构建成型。小鹏汽车、瑞庆时代等一批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四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铜铝深加工、精细化工等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实现深度融合,入选全国百强县。
“中国小五金之乡”高要区金利镇推进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产业向高端化多元化发展,不断打响“好五金金利造”区域公共品牌,进入全国百强区行列。
从东到西,西部四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封开绿色建材、德庆风机、广宁循环经济、怀集新材料产业集群发展如火如荼。
同时,我市突出抓好富民兴村产业,以发展现代农业强农富民。全市蔬菜、水果、禽畜、南药、水产等产业综合产值均达100亿元。健全肇庆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探索“一冷链园区、一公共交易市场”,构建省、市、县、镇、村五级冷链物流体系,为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提供冷链基础设施保障。
以壮大集体经济兴村富民,探索推广“强村公司”“光伏+”等模式赋能村集体增收,2024年全市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全部达15万元以上,平均达50万元。
改革开路,释放活力
“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的底气,来自改革之力。
肇庆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改革,破解用地瓶颈实现“点土成金”,推动德庆国家级宅基地改革试点建设。其中,马圩镇“以地换地、无地上楼、有偿使用、多退少补”改革思路获得省委主要领导肯定。
全市申报实施“一县八镇”9个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计划投资超过100亿元。怀集县通过“国有企业+土地流转+N”镇村新型发展模式共流转土地13000多亩,其中发展连片“千亩方”基地7个,成功打造“岭南蔬菜之乡”产业示范带。
我市还持续深化放权强县改革,去年我市下放执法职权事项使用率100%,居全省首位。深入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改革,为村集体增收约2.5亿元。
积极探索“小切口”改革,肇庆“五大机制”改革促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和高要区统筹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2个案例,入选全国300个典型改革案例。端州区多元治理人居环境、高要光伏兴村富民、怀集县域医共体建设等3项改革入选2024年省“百千万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
当前,集成式改革为肇庆县镇村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局面加快形成。
城镇建设,生态宜居
乡村要发展,既要产业兴旺,也要生态宜居。
我市全力抓好典型县、镇、村培育建设,巩固提升首批建设成果,高标准抓好第二批建设,以点带面促进全域提升;常态化开展城乡风貌管控和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抓好农房风貌管控提升;扎实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全面提升城乡绿色“颜值”。
大手笔优化规划布局。我市出台实施方案推动东部城区“六个一体化”融合发展,提升东部板块发展能级,推动西部四县加快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城和产业园区产城融合发展,封开南丰镇、怀集冷坑镇等4个中心镇按小城市标准实施规划建设。
道路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我市强化交通先行,加快广湛、珠肇、深南等高铁建设,推进广昆、肇明等高速公路建设,推进G321等5条跨县城国道省道改线项目,进一步畅通县域外联内接通道,为建设强富绿美新县域“提速赋能”。
推进“百千万工程”,关键是要让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我市着力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完成县域“三所医院”扩建更新,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全省绩效评价中排名第一。全市新增中小学校(幼儿园)21所、学位近1万个,全部县中落实优质高中结对帮扶。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城市更向往。“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四会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升至72.3%,在广东县(市)中排名前列,如今在四会,绥江“一河两岸”风光旖旎,90%以上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呈现一片宜居宜业宜游的城乡图景。
2024年以来,我市完成1211个行政村“三线”整治,推进农村专项整治“三大革命”,农村生活垃圾收运覆盖率保持100%。以美学思维扎实提升镇村风貌,借助“粤美乡村”项目,引入清华美院等团队参与规划设计,累计实施农房微改造1.8万户,不断刷新镇村“颜值”。
今年是实现“三年初见成效”目标的重要节点。肇庆提出,将加力提速“头号工程”,以更多突破性进展、标志性成果推动城乡区域发展朝着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确保重要节点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