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产业带”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张杏林

2025年01月16日 西江日报

  据《西江日报》报道,乘着全球电商产业加快发展的东风,怀集县服饰制衣工厂和细分配套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越来越多的怀集制衣企业搭上跨境电商的“快船”,打开“线上新世界”,成为推动地方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县域经济有需求,跨境电商有作为。怀集制衣产业与跨境电商深度融合,为县域经济发挥“跨境电商+产业带”作用开拓市场、激发活力作出了良好示范。这得益于肇庆吸引了希音、拼多多Temu等头部跨境电商平台落户布局,带动肇庆外贸经济开拓了更广阔市场。肇庆广阔的县域资源丰富,在“百千万工程”的带动下,乡镇产业拓展市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二者一拍即合,在“抱团”发展中实现“双向奔赴”。

  然而,我们需认识到,部分县域由于地理位置、基础条件等原因,仍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如今,搭上跨境电商平台,能够打破地域限制,使传统外贸冗长的流通环节极大提速,县域特色产品可快速触达全球市场。对接全球市场,县域企业能更高效掌握市场所需,发挥集群效应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协同,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乡镇产业带的竞争力,进而促进地方经济的转型升级,为县域经济注入活力。因此,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中,各地可在县域积极打造“跨境电商+产业带”的发展模式,搭建具有县域特色的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推动新业态与传统产业链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跨境电商平台与县域产业带深度融合,肇庆应充分用好希音、拼多多Temu等头部跨境电商平台及相关跨境物流园区的作用,持续完善物流集成系统和快捷高效的供应链解决方案,充分发挥县域充足的土地资源及劳动力生产要素优势,鼓励头部跨境电商采取“全托管”模式,即制造业企业负责产品质量,其余环节如网站引流、店铺运营、跨境物流等均由平台负责的模式,外包产业链到各县域乡镇。

  值得注意的是,县域企业接触市场信息可能较慢,相关部门还要搭建好交流平台,组织地方传统企业与跨境电商平台进行对接交流,促成双方“牵手”,使县域产品能够“借船出海”;还应联合跨境电商,针对县域传统制造业企业推出不同阶段的培育计划,通过数字化线上“营销平台+综服平台”模式,助力县域中小企业“无忧出海”,推动县域产业融入全球产业链。

  县域企业也应积极拥抱跨境电商机遇,创建有特色的“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深入挖掘自身资源优势,形成本地品牌产业及稳定的供应链体系,探索创建品牌产品,从供应商变为自营商,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各县(市、区)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鼓励本地特色产业搭上跨境电商快车,打造一批“跨境电商+产业带”品牌招商活动、精品项目和示范工程;要充分利用电商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建设和培育跨境电商产业园,搭建好交流平台,及时发布市场新信息,让本地企业能迅速、及时了解市场动向,调整生产工艺,提升产品品质;要完善跨境电商县域综合服务体系,优化县域物流体系,建立高效的仓储、分拣和配送网络,为本地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为企业产品“出海”护航提速。

西江日报A02A02“跨境电商+产业带”为县域经济注入新动能□ 张杏林 2025-01-16 2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