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仙踪:山水之间一闲客

2025年01月20日 西江日报

《柳禽白鹇图》(明)       汪肇

深山白鹇。                        西江日报通讯员 宋耀新 摄

肇庆市动漫协会创作的《白鹇情缘》动漫作品。

《鼎湖山》特种邮票之一:画面中的白鹇形态优美,色彩鲜艳,与周围环境相得益彰,展现了鼎湖山丰富的生物资源。              资料图片

  越鸟有三客,孔雀曰南客,白鹇曰闲客,鹧鸪曰越客。古诗云:『越鸟巢南枝。』谓三客也。

  ——屈大均《广东新语》卷二十 禽语

  鼎湖山的白鹇,是自然与文化的完美结合。它们在青山绿水间自由漫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这片幽静山水间,白鹇以其洁白如锦的羽毛、悠闲自得的神态,成为了这片古老森林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近日,我们采访到肇庆名城与旅游发展研究会副会长唐文明,听她讲述白鹇的故事,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和审美上的多重意义。

  文/  西江日报记者 胡美娟

  白鹇的文化生态解读

  从鼎湖山山门步行至避暑山庄,沿途经常能遇见白鹇,它们洁白如锦,宛如素雅的林中仙子,在密林间自由漫步,不受人类活动的干扰,为游客们带来了欣喜和美好的意象。它不仅以其美丽的外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更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当地的明星物种。

  本地文化学者唐文明介绍,“白鹇在生物学上属于鸡科。鸡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符号,寓意大吉大利。在文人画和诗词中,凤凰、锦鸡、孔雀等鸡科动物常被用来寄托祝福和高洁的情怀。白鹇作为鸡科的一员,也承载了吉祥、美好的寓意。同时,‘鹇’字从造字法上理解,结合了形声与意义,象征着隐逸、高洁和高贵,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

  白鹇是自然界的一种美丽鸟类,鼎湖山的白鹇具有中国传统审美的自然、和谐与灵动的趣味与诗情画意。在中国文化中,更有制策登科的吉祥寓意,具有相处相守合乎礼节道义的精神,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高洁、优雅和隐逸的生活态度和人格修养。晋张华《鸟经》载:“颜色纯白,行止闲雅,故名白鹇”。宋代李昉所蓄养的五种珍禽中,白鹇即被称为“闲客”,象征着闲雅的生活态度。

  在中国文化中,白鹇自古就是名贵的观赏鸟,其啼声喑哑,被称为“哑瑞”。在明清时期,官员官服的补子上常选用文禽武兽作为图案,而五品文官的补子上就选用了白鹇,取其行止娴雅,寓意为官不急不躁、忠诚高雅,蕴含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

  白鹇鸟不仅在自然中备受青睐,更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是历代诗人歌咏的对象,李白、欧阳修、苏辙等文学大家都曾留下赞美白鹇的诗词。这些诗词不仅展现了白鹇的自然之美,更寄托了诗人们高洁的情怀。李白对白鹇情有独钟,他在《赠黄山胡公求白鹇》一诗中写道:“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诗中极力赞美白鹇的高洁纯美与超脱不凡,表达了对“林中仙子”的深深喜爱。此外,李白的《放白鹇篇》中也有“故人赠我绿绮琴,兼致白鹇鸟。琴是峄山桐,鸟白吴溪中”的诗句。

  白鹇的生活习性充满了情趣和礼仪。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对其有细致的描述,“神貌清闲,不与众鸟杂,故曰鹇。耿介不欲近人,故曰雉。雉,挚也。”唐文明阐释,白鹇的耿介、高洁和自得其乐的特性,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文化的代表。在现代社会,白鹇所代表的这种精神依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它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保持一颗宁静、淡泊的心,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雌雄挚而有别,终日并游,人未尝见其乘居而匹处,雌雄不相戏狎,若朋友然,故曰雉。……暮栖枝上,则雄上雌下,类有礼者。”它们通常雄鸟栖于高枝,雌鸟栖于低枝,相处之间保持着适当的边界感,既亲密又不失礼节,营造出温馨而友善的氛围。这种相处模式也给我们启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边界感的重要性,以及友善相处的意义。

  白鹇并不容易饲养,它们耿介自矜,不与其他禽鸟混杂。这种独自在山野生活的理想画面,不仅给人以审美的提升,也让我们更加珍视和保护这一珍稀的鸟类。

  鼎湖山的白鹇不仅是自然生态的瑰宝,更是文化和审美的象征,它的形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第十五届广东省省运会吉祥物“庆庆”便是以白鹇为原型,在此次省运会会歌征集中,唐文明还创作了一首名为《锦绣前程》的歌曲,其中融入了白鹇白如锦的素雅形象,寓意祝福体育健儿前程似锦。

  鼎湖山上的自然瑰宝

  鼎湖山的生态环境为白鹇鸟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白鹇在鼎湖山的频繁出现,不仅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也反映了肇庆生态环境的显著改善。通过有效的保护措施,鼎湖山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持续优化,为白鹇等珍稀物种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有力保障。

  1984年,我国著名鸟类学家高育仁来到鼎湖山,对山中的白鹇展开了为期四年的系统性研究,包括白鹇的栖息地生境、活动规律、繁殖习性、种群动态等,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白鹇的研究文章,为白鹇提高了不少知名度。1988年,广东省评选新的省鸟时,高育仁根据鼎湖山白鹇的研究资料推荐白鹇。最终,白鹇以其在广东分布广、外形漂亮、机敏灵活、生命力强等特点当选为新的省鸟,成为倡导绿色环保的吉祥之鸟。

  鼎湖山自然保护区成立于1956年,是我国首个自然保护区,并曾是我国首批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之一。这里生物多样性丰富,记录有高等植物2291种、鸟类260种、兽类41种、爬行类54种、两栖类23种、昆虫713种。独特的季风气候孕育了茂密森林,在公众生态环境意识越来越好的今天,游客们时常能在鼎湖山景区里,看见白鹇“出门散步”的身影,它们或悠闲觅食,或展翅飞翔,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

  为了展示我国亚热带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壮丽景色,提高公众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邮电部发行了1995-3鼎湖山特种邮票一套。这套邮票的发行背景正值我国环境保护事业蓬勃发展的时期,通过邮票这一文化载体,向世人传递了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的理念。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团队深入鼎湖山进行实地考察,收集了大量珍贵的素材和资料。他们精心构思,力求通过邮票的画面展现鼎湖山的自然美景和生态特色。这套特种邮票共4枚,每枚邮票都展现了鼎湖山不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特色,其中的《白鹇》邮票以一对白鹇为主角,描绘了它们在深山密林间悠闲生活的场景。

  在现代社会,白鹇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了广东省的省鸟、省运会的吉祥物和邮票上的明星,为传播绿色生态理念、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如今,鼎湖山已成为白鹇的乐园,而白鹇的文化传奇,也在这片生态宝地上继续传承和发扬。

西江日报A08A08鼎湖仙踪:山水之间一闲客 2025-01-20 2 2025年01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