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金康作品《玲珑毓秀》。

赵杰强银奖作品《富贵有鱼(余)》。

孔展容盆景作品《韵》。

焦三伟铜奖作品《猴王》。

梁杏生金奖作品《百财》。
凤米黄杨报新春,盆景迎佳节。为弘扬盆景文化,展示宋韵风采,肇庆市奇石根艺盆景协会会员黄金康即将在佛山举办迎春作品个展。此次展览旨在通过黄金康的个人作品,向观众展示肇庆盆景的独特韵味和艺术价值,也为即将到来的佳节增添一份喜庆和祥和。
肇庆市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植物资源丰富,因此盆景爱好者众多,使得肇庆盆景呈现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特点。近段时间,肇庆盆景、奇石通过展览、交流等多种方式,成功走出肇庆,走向全国,用一个个盆景、石头,展现出了不一样的美,突显了肇庆盆景、奇石艺术的一份独特魅力。
盆中见天地
唐诗宋词与山水画牵手,让奇石与古树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和谐的盆景世界中的山水画卷。肇庆市奇石根艺盆景协会会员黄金康,因擅长创作古色古香、耐人寻味的树桩附石盆景,本月受邀参加佛山古镇历史风貌展示馆举办的“自然之珍 盆景之秀——凤米黄杨黄金康迎春作品展”。
为了这次个人展览,黄金康精心准备了50件盆景作品。他的盆景作品以凤米黄杨为主角,这些作品灵感源自凤米黄杨原生长在溪边峭壁上的独特姿态,他用精湛的技艺,还原了自然场景中的惊心动魄与生机盎然。每一株盆景都仿佛是大自然的缩影,主干苍劲曲折,枝叶繁茂翠绿,仿佛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在配盆方面,黄金康同样下足了功夫,石湾盆、紫砂盆、石盆等多样化的选择,不仅彰显了盆景的多样性,更提升了作品的艺术价值。他希望通过这些作品,传达出大自然的顽强生命力和无尽魅力,让人们在欣赏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对自然心生敬畏与热爱。
与黄金康一样,孔展容也是盆景艺术爱好者。从事盆景艺术近30年的他,对盆景艺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和独到的见解。他曾多次参加全国各地的盆景展览,并多次在这些展览中获奖,包括广州盆景“流花杯”展,第十三届广州园林博览会,以及广州市文化馆非遗系列展之岭南盆景艺术特展。盆景艺术对他来说,不仅仅是一种爱好,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在创作盆景的过程中,他忘记了烦恼,收获了内心的平静与喜悦。
石上绘丹青
奇石不仅仅是一种收藏品,更是一种文化,它是承载地质、历史、文化、艺术信息的自然艺术品。在赏石艺术的道路上,肇庆市奇石根艺盆景协会会员赵杰强的作品《富贵有鱼(余)》,在2024上海沪太赏石文化博览会海上石语现代赏石艺术展上荣获银奖。赵杰强是中国观赏石协会的资深会员,他的作品《富贵有鱼(余)》以沙漠漆奇石为材质,形似一条栩栩如生的神鱼,寓意着富足与吉祥。他巧妙地将自然奇石与人文内涵相结合,赋予了作品更加生动的故事性和文化内涵。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肇庆市奇石根艺盆景协会会员梁杏生的作品《百财》,该作品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广州·广佛赏石文化博览会暨广州“羊城杯”全国观赏石精品展上荣获金奖。这方黄金蜡奇石形状和纹理酷似白菜,寓意着财富源源不断、幸福与繁荣。梁杏生表示,他的创作灵感源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玉白菜”和“东坡肉”,这两件美食、美石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作品《百财》胶质老蜡、润泽油亮、比例协调、生机勃勃,神韵到位,充分展现了观赏石的艺术魅力。
此外,焦三伟的作品《猴王》也在第二届广州·广佛赏石文化博览会暨广州“羊城杯”全国观赏石精品展上荣获铜奖。这方黄蜡石形如一只猴子,线条流畅,形态逼真。焦三伟巧妙地在底座上配以一只坐在树下的猴子形象,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从容不迫的氛围。
近年来,随着盆景奇石艺术的交流与传承得到弘扬,肇庆盆景奇石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下一步,肇庆市奇石根艺盆景协会将积极探索盆景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加强与文旅相融合,助力百千万工程,振兴乡村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