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技法要创新,题材也要创新,感触时代的敏感性是你们的长处。你们是高要艺术文化传承最年轻的一代,肩负重任……”在高要区黎雄才艺术馆,馆方有关负责人讲解时说。肇庆市实验中学十几名美术特长生围着画作《蘸得星湖水》,听着讲解,若有所思。
这一幕,发生在1月22日开幕的“岭南雄风 艺聚湾区”粤港澳大湾区书画名家作品展、“端砚雅韵”高要区端砚名家作品展上。
“这种层次丰富、跨界融合的展览,在大湾区属实不多见。”中国文房四宝协会副会长、粤港澳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肇庆市端砚协会会长梁善介绍,高要区黎雄才艺术馆一楼有高要区端砚名家作品展,二楼有黎雄才作品展,三楼有大湾区书画名家作品展。
现场每一件作品都是创作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情礼赞,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感悟,对文化自信的生动诠释,体现肇庆文艺工作者整合资源、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观者纷纷表示,各式作品用艺术形式展现我国城市发展新貌、乡村美好风貌、人民幸福生活,让人充分领略到粤港澳大湾区同根同源、多元融合的艺术魅力,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
在一楼的端砚名家作品展,有一方砚台倍受关注。此砚利用石皮制成,巧妙利用石头上的天然肌理和黄绿色彩作为构图的一部分,并运用虚实处理,呈现“鱼跃龙腾”的意象,以传统题材反映当代社会奋进向上的精神面貌。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粤港澳大湾区美术家联盟副主席莫肇生告诉记者,石皮由砚石经雨水渗透剥离产生,以前一般弃用或打磨光滑,如今却成了构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端砚创作近年来的新风向,侧面也反映了我们把端砚从工艺品打造成艺术品的努力和取向。”
移步至三楼的粤港澳大湾区书画名家作品展,该展览共收到作品63幅,其中书法作品26幅、美术作品37幅,充分展现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风貌。
站在其中一幅“80后”画家的作品前,莫肇生介绍:“肇庆的山水画水平走在广东省地级市前列。一是传承有序,文化脉络延绵深厚。二是团结一致,有关部门为促进肇庆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创造很多有利条件,搭建诸多交流展示平台,营造浓厚的创作氛围,大大促进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
莫肇生表示,近年来,在肇庆市美术家协会等有关单位的推动下,很多年轻艺术家,尤其是肇庆各高校、中小学师生融入到整个美术界创作队伍里。例如,肇庆成功选送本地青年美术作者的作品到中国国家画院展。
肇庆画院原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谢曙光认为,近年来,高要和肇庆市美术家协会酝酿出一种好风气,即画本地的题材、画肇庆的风情。高要区黎雄才艺术馆一直以来秉承这一风气,不断加以推进,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美术家。
肇庆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蔡卡宁说:“我们要多出精品,集思广益,既要根植传统,又要从传统中走出来,形成具有高要、肇庆鲜明标识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