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要区金渡镇千亩桃花林节后热闹起来

又盼来年桃花红

2025年02月07日 西江日报

花农在嫁接桃树。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人勤春早。

  大年初八,年味犹在,但位于高要区金渡镇水口社区的千亩桃花林已热闹起来,种植户纷纷走进地里,为桃树修枝、培土以及嫁接、育苗。

  这里种植的桃花,历年来占据肇庆迎春花市桃花市场的半壁江山。年前收获后,年后花农又马不停蹄进行育种,为来年的收成打基础。

  “咔嚓”“咔嚓”……在靠近村边的一处桃林,吴庆聪舞动着手中的剪刀,利索地为桃树剪枝修型。不多会,一棵“肚圆体肥”的桃树,很快变成了“苗条身材”。

  这里大部分种植户,一般都不会将桃树一次性卖掉,会在原地留有小部分,有的是应特殊客户要求,养育得更“高大威武”,来年再卖;有的开花稍迟、赶不上时节,留在地里继续种养。

  “这几天天气好,最适合修枝。”吴庆聪告诉记者,修枝是减少枝条的营养供给,将营养集中在主干和主要枝条,这样长出来的花苞才更健壮,“同时也是在修形,歪了要固枝扶正,保持整体形状美观,迎合市场需求。”

  相隔不远的桃林,吴其聪夫妇也忙着为预留的成年桃树摘花去芽,或锯掉枯萎的老树根。他说,年前卖了1600多棵,价钱还不错,预留小部分在地里继续生长,“摘花去芽是预防它们结果、分杈,抢走主枝养份。”铲除陈年老树根,主要是减少病虫害发生,同时补种新苗。

  被同行喻为“销冠王”的莫伟波,此时正哼着歌儿,得意地巡视着茁壮成长的桃苗。记者发现,莫伟波的地里仅留着几棵成年桃树,是种植户当中留树最少的。“我打算将它们养育成桃花王,届时售价更高。”莫伟波的语气中充满着自信。“他种的桃花形状好,花苞大,每年销售得最好。”周围的种植户都很羡慕。

  记者见到,锯掉主干后的桃树根部,侧边都长出大小不一的乳芽,种植户正在精心呵护,一年后,这些芽仔又长成一两米高的壮树,适合上市售卖,年复一年。

  对于长得不理想的芽仔,种植户直接在原树桩上嫁接新桃芽,他们将根部横截面削平后,或剥皮或破枝,嫁接上新的桃芽,再用塑料袋封住保温,直至长势稳定后才拆开袋子。嫁接稍早的,今已长出了嫩叶,叶子迎着微风,舒展着身子,尽情地感受着春天的气息。

  水口社区新村居民小组长莫树光告诉记者,水口社区的桃树主要集中在新村居民小组,每年春节前,地里八成以上的桃花已被订购,年前由于天气原因,小部分桃花迟开花,但并不影响日后的销售,“留在地里继续种植,来年能卖更好的价钱。”

  水口社区党支部书记莫超勤介绍,社区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种植桃花,如今发展超千亩,社区积极为种植户提供科技服务,如聘请专家提供技术支持,提供优质种苗,进一步提高产值。同时,不断扩宽销售渠道,多方面联系企业、销售方等。由社区带头成立合作社,带动更多农户参与发展桃花产业,助力农户增收。

西江日报A06A06又盼来年桃花红 2025-02-07 2 2025年02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