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创新破题实干作答展现担当作为

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要”

2025年02月19日 西江日报

市政协聚力绿美生态建设,书写生态答卷。  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部分政协委员化身特约调解员。

市政协举办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暨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书画作品展。

市政协主办2025年“我家春联我来写”活动。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摄

市政协积极投身爱绿植绿护绿行动。

  2024年,是肇庆市政协在市委正确领导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履职尽责、开拓创新的一年。这一年,肇庆市政协始终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聚焦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工作安排,扎实开展协商议政、调研视察、民主监督,充分展现了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风貌、新担当、新作为。

  “团结实干”和“守正创新”,是当中亮眼的关键词。打造“政协+”特色履职平台,让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上更有特色、更有成效;创新开展“三个一”履职活动,打通委员联系界别群众“最后一公里”;与广西梧州市政协联合成立“西江生态政协协商联盟”,探索推动民主协商跨区域实践……每一次创新探索,都是肇庆市政协坚持以创新破题、以实干作答的成果缩影,更是肇庆市政协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要”的生动诠释。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向中心工作聚焦  为发展大局谋划

  市政协坚持围绕中心大局深入调研协商,开展民主监督,积极建言资政。全年向市委、市政府报送调研和协商报告18份,助力肇庆高质量发展。社情民意信息获全国政协采用3篇、省政协采用6篇,取得历史性突破。

  聚焦经济工作提质增效,为肇庆打造科技创新生态链,促进我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献计;举办“肇商·市长面对面”协商座谈会,深化营商“微”环境改革;围绕“新质生产力引领企业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议政,主席、委员面对面共商促进产才融合,强化产业科技人才支撑;主席、委员面对面共商“凝心聚力为侨服务,护航侨企高质量发展”,有关社情民意信息获全国政协采纳,实实在在为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境;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双月协商推进肇庆端州城区“港车北上”“澳车北上”政策落地实施,深化肇庆与港澳互联互通,助力港企、澳企“引进来”、肇企“走出去”。

  聚焦“百千万工程”典型突破,深入调研我市新型城镇化建设,形成专题协商调研报告并提出21条对策建议;开展双月协商,助力农业全产业链升级、纵深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

  聚焦基层作风优化提升,民主监督推动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落地落实;以专题协商不断推动老有所养、幼有所育;全年收集报送民生类社情民意信息89期95篇,助力党委、政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打造“政协+”品牌  赋能基层社会治理

  市政协坚持搭平台、提质效、促延伸、树品牌,积极打造“政协+”特色履职平台,主要做法和成效获《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关注报道。

  打造“政协+”履职品牌,推动探索委员参与基层服务的有效路径。市政协与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全省率先建立“政协+法院”多元解纷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政协界别多、联系面宽、代表性强优势,市、县两级政协与法院联动,与人民法院诉前调解、诉源治理等工作紧密结合,让矛盾化解的端口前移,从源头防控纠纷,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自2024年7月建立工作机制以来,全市四个试点县(市、区)共有41名政协委员成为特约调解员,年内政协委员共参与“政协+法院”多元解纷工作调解案件43件,已成功调解34件。

  持续落实与市人民检察院建立的“政协+检察”公益保护协同协商监督工作机制,加强政协建言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已共享信息2000多条,成功立案办理公益诉讼案件21件,凝聚监督合力,推进协同治理。

  市政协立足肇庆发展实际,累计推动创建92个政协委员工作室,有力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委员履职品牌持续擦亮、结出硕果。其中,“赋能制造”政协委员工作室开展微协商,促推我市优化工业用电存缴方式,为制造业企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法润你我”政协委员工作室与市人社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协同聚力,为多元化解劳动争议提供委员助力;“知识产权”政协委员工作室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技术指导肇庆高新区打造版权服务工作站,让企业在“家门口”实现版权登记。

  跨省协商联动  书写生态答卷

  西江纵贯两广地区,让广东省肇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等西江流域城市结成了“同饮一江水、共护水生态”的合作共同体。

  2024年7月,肇庆市政协与广西梧州市政协联合成立“西江生态政协协商联盟”,创新探索推动民主协商跨区域实践,共护西江母亲河。

  2024年12月,肇庆市政协、梧州市政协在肇庆召开了“西江生态政协协商联盟”第二次联席会议,就联盟2025年的协商工作重点达成了共识。2025年,两地将通过开展党建联建、议题联议、理论联学、提案联办、监督联动、界别联系等“六联”活动,组织联合调研与交流,推动协商成果转化运用,以实实在在的举措,守护一江碧水,助力两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聚力绿美生态建设  齐心共谱“绿”色新篇

  绿色是肇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最鲜明、最重要的底色。市政协把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作为履职重点,聚力绿美生态建设,谱写“绿”色新篇。

  聚焦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市政协双月协商“提升乡村绿化水平,纵深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重点督办《关于弘扬“岳山造林”传统,推进绿美肇庆生态建设的系列提案》,联合市委统战部发出“我为家乡种棵树,共建肇庆同心林”认种号召,筹集103万元用于“我为家乡种棵树”县镇村绿化全民行动植树活动。

  推动成立肇庆市“绿美生态”政协委员工作室,架起了联席服务界别群众的桥梁,通过开展“委员接待日”活动,调研视察绿美生态推进情况,有力为肇庆绿美生态建设献计献力。

  依托与市检察院创新建立的“政协+检察”公益保护协同协商监督工作机制,双方围绕绿美肇庆生态建设,持续深化粤桂西江流域生态公益诉讼协作,并聚焦肇庆丰富湿地资源多次开展专项监督,有力提升我市水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用心办好实事  用情写好“为民履职”答卷

  悠悠万事,民生为本。市政协始终坚持履职为民,围绕持续改善市民居住条件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加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开展产业技能培训和解决重点群体就业等开展专题视察,民主监督推动市政府“十件民生实事”落地落实,把“履职答卷”真正写到了群众的心坎里。

  聚焦一老一少,市政协围绕“持续推进我市居家适老化改造”和“加强政府统筹,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开展“协商在一线·有事好商量”专题协商,推动居家适老化改造“焕新”活动有序开展,完成3692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全市新增学前教育公办学位3015个,不断满足人民群众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的美好期盼。

  积极探索委员履职新形式,市政协在有效搭建功能性品牌委员工作室的同时,创新开展走进一个党政部门、组织一项特色履职、开展一次提案督办“三个一”履职活动,让委员动起来、让履职活起来,打造委员履职活动“升级版”,有力推进全市政协委员工作室履职提质增效。2024年,市政协还就相关经验在全国政协培训班作经验交流。

西江日报A05A05以“政协之能”服务“发展之要” 2025-02-19 2 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