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不改一往无前,山高路远但见风光无限。去年以来,高要区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深入实施“六个年”行动,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未来,高要仍将奋力当好肇庆推进新型工业化主力军、现代化建设领头羊、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努力为肇庆加快崛起为珠三角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面向大西南的门户枢纽,为广东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高要新的更大贡献。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特约记者 刘潜
深化改革激活力 全国百强区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
2024年,高要区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破浪前行,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引,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篇章。14个专题、67项课题调研的深入实施,如同细雨滋润着改革的沃土;出台落实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宛如春风化雨,为改革任务的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500多项改革任务有序推进,机构改革高质量完成,国资国企、农业农村等重点领域改革初见成效,营商环境更是跃居全省前列。
在这股改革浪潮中,高要区以创新的活力为笔,绘就了一幅幅改革的壮丽画卷。统筹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发展改革,入选全国改革典型案例;以光伏“小切口”助推兴村富民改革,更是名列全省“百千万工程”的典型案例之中。这一系列改革的成果,如同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高要区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
与此同时,高要区始终将民生福祉放在首位,扎实办好民生实事。坚持就业优先战略,细致落实保障企业“用工十条”、稳就业“十六条”等政策措施。年度十件民生实事圆满完成,新扩建中小学校6所,新增公办学位超过3000个,区人民医院新院项目顺利封顶,肇庆中学金利学校等重大民生项目也相继动工建设,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在环境保护方面,高要区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区镇村绿化率稳步提升,绿美高要的生态底色愈发厚实,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生态基础。
稳中求进夯根基 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再攀新高
在发展的道路上,高要区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不断夯实发展的根基。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58.8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多项经济指标总量位居全市第一。这是高要区经济发展实力的有力证明,也是其稳健前行步伐的生动写照。
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机遇,高要区积极参与“轨道上的大湾区”、“数字湾区”建设,与湾区城市的“跨域通办”事项累计达2652项。这一串串数字,如同跳动的音符,奏响了高要区融入大湾区发展的华彩乐章。
同时,高要区深入实施制造业“五大提升行动”,汽车零部件、新型储能、预制菜等新兴产业聚链成群,传统产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压铸产业集群上榜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五金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金晟新能实现肇庆本土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并入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这些成绩的取得,为高要区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在农业方面,高要区坚持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引进亿元以上农业产业项目9个,罗氏沼虾、肉桂两个百亿级全产业链加快建设。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续9年稳居全市第一,荣获3个“国字号”招牌。这是高要区农业现代化的生动实践,也是其乡村振兴战略的丰硕成果。
务实戒虚抓行动 “六个年”行动再上新台阶
过去一年,高要区务实戒虚,扎实开展“六个年”行动,包括经济工作提质增效年、“百千万工程”典型突破年、干部队伍作风优化提升年、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见效年、美丽河涌治理巩固提升年和耕地保护专项整治年,推动改革发展再上新台阶。
经济工作方面,高要区全年新引进57个制造业项目,计划总投资146亿元,完成率居全市之首。深入推进项目建设,实际投资额达112.46亿元,同样位居全市第一。实施“育苗行动”后,全区市场经营主体总量超7万户,规上工业企业达473家,也是全市第一。同时,成功举办万人徒步、百公里骑行等文旅体活动,打造了一批网红打卡点,文旅品牌愈发响亮。
“百千万工程”方面,2024年高要区首次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并连续多年入选投资潜力百强区、绿色发展百强区。金利等4镇入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数量全市第一。高要区在全市率先与央企开展沟通对接,累计承接40个共建项目,总投资6.82亿元。同时,深入开展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全面完成美丽圩镇建设,全区372个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均达到20万元以上。
干部队伍作风方面,高要区大力弘扬赛龙舟精神,党员干部在各项工作一线冲锋在前。深入开展直联活动,走访群众7.5万人次,用心用情办好城区内涝治理等一批民生实事,有效解决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高要区坚持交通强区战略,稳步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在建项目数量和投资均创历史新高。广湛高铁、珠肇高铁等项目加快建设,多个高速项目稳步推进,肇庆港高要港区金岗作业区有序推进,金利大道等多条道路建成通车,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加快构建。
美丽河涌治理方面,高要区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扎实推进“三源共治”,全力推进河流治理项目建设。新建养殖尾水处理试点25个,治理面积1.14万亩,水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耕地保护方面,高要区持续保持严管高压态势,完善田长制工作体系,开展耕地“零撂荒”试点整治行动。完成补充耕地3500亩,撂荒耕地复耕复种1.16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36万亩,总量全市第一,有效提升了耕地质量和地力。
亮点看发展
2024年高要区首次跻身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并连续多年入选投资潜力百强区、绿色发展百强区。金利等4镇入选“全国实力千强镇”。
3个“国字号招牌”:
国家级渔业绿色循环发展试点、振业水产获评第八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活道大米”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城镇化融合发展改革入选全国改革典型案例,以光伏“小切口”助推兴村富民改革入选全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案例。
压铸产业集群上榜广东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五金产业集群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地区生产总值达558.8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突破40亿元大关。
固定资产投资、省市重点项目投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多项经济指标总量位居全市第一。
引进亿元以上农业产业项目9个,罗氏沼虾、肉桂2个百亿级全产业链加快建设,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连续9年稳居全市第一。
(注:以上数据统计范围均为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