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集县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蓝钟镇美丽河道。

怀集县怀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入选肇庆市工业50强企业。

怀集英铧电源有限公司。

怀集县产业园区。
新年伊始,怀集县产业园区就呈现出一派朝气蓬勃的景象,各大企业机声隆隆,工人忙碌,马不停蹄唱响经济发展“开年大戏”,奋力争取 “开门红”。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怀集县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守正创新、先立后破,系统集成、协同配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高标准谋划“十五五”规划发展任务,高水平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和建强肇庆市域副中心。 西江日报记者 刘浩辉 通讯员 蒙莹莹 邓军
壮大实体经济 唱响经济发展大戏
今年,怀集将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发展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两大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化制造业集群体系。
围绕登月气门、住润电装等领军企业加快打造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高标准融入全市汽车产业链供应链。大力支持和培育电子信息制造业发展,鼓励和扶持企业谋划打造更具发展前景的数字化项目。
进一步培育壮大怀德新材料、高士高科等龙头企业,加速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快推进怀德新材料PVB功能膜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新材料产业集群。积极探索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路径,谋划发展电化学储能等新型储能产业。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不断壮大新质生产力。
以金属加工及设备制造、食品饮料加工、竹木加工等产业为重点,加快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持续巩固提升传统产业质效。力促企业开展技术改造、增资扩产,推动奥科精机、方舟智造等企业开展技术改造,锐锋机械、健奥科技等企业开展增资扩产,确保全年新增增资扩产项目5个以上。持续抓好规上工业企业培育工作,重点推动莱檬生物、惠峰科技等企业实现“上规”,确保新增规上工业企业9家,完成申报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
此外,量质并重抓好招商引资,深入实施“引凤行动”,进一步完善“一把手”招商与党政协同招商等机制,围绕“主导+特色”“两新一电”、重点产业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精准招商,加快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集聚效应,确保全年新引进项目计划投资总额30亿元,力争达到35亿元。
深化“百千万工程” 将“施工图”转为“实景图”
当前,全省上下正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怀集锚定建强市域副中心目标,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
“百千万工程”重心在县。怀集县持续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力争全县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33.8%。深入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全力争创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全力夯实交通设施基础,逐步构建外联内通的综合交通路网体系。持续完善怀集新城区市政道路、排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区扩容提质。
镇村建设扩面提质是重要抓手。怀集将切实巩固第一批省典型镇村建设成果,扎实抓好第二批4个典型镇和40个典型村培育工作,谋划培育第三批典型镇村。全面推进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统筹圩镇环境整治和品质提升,力争打造美丽圩镇省级示范样板。
同时,怀集将大力推进农房风貌提升行动,持续做好乡村振兴示范带、典型镇村、交通主干道沿线等房屋风貌改造提升工作,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探索农村经济发展新路径,推动“飞地抱团”项目建设,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力争2025年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基本达到20万元以上。
打造特色优势农业产业集群。加大怀集县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建设力度。高水平创建“岭南蔬菜之乡”产业示范带,争创全省乡村振兴改革创新示范样板。
传承“岳山造林”光荣传统 发展底色更鲜明
作为“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的发源地。半个世纪前,岳山造林大会战成为广东有组织大规模造林运动的肇始,万亩林海见证了怀集绿起来、美起来的全过程,也是“绿美怀集”生态建设的鲜活注脚。
新时期下,怀集县久久为功抓好绿美生态建设,大力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持续完善绿美岳山生态建设示范点配套设施建设,全力将示范点打造成为展示“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发源地的核心平台、对外交流的绿色窗口、爱党爱国的教育基地。
充分利用森林资源优势和原有基础设施条件,谋划建设红锥王古树山地公园、西界山地公园、飞云郊野公园,打造绿美岳山精品示范品牌。全面落实乡村绿化三年行动,强化乡村绿化规划设计,充分挖掘植绿空间,大力开展“四旁”“五边”绿化,广泛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动全年新增植树20万株以上。
高质量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大力发展碳汇经济,持续推进林业、水稻碳汇资源开发项目。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探索风能发电新路径,加快建设存量5个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和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积极拓展“光伏+”应用新场景,全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融合发展。
培育壮大林业特色产业,促进中药材、花卉苗木、经济林果等特色产业规模化发展,推动新增林业特色产业种植面积6000亩以上,培育发展林下经济示范基地1个。加强整合林产化工、木业加工、林下南药等林业优势产业,发挥集散基地优势,推进林业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国家储备林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储备林+森林旅游”“储备林+林下经济”等模式,着力建设怀集“绿色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