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年初一,肇庆“府城行大运龙狮大巡游”活动现场。西江日报实习生 李梓骞 摄
2025年春节
全市接待游客量高达274万人次,同比增长16.4%;实现综合旅游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23.3%。
星湖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20.9万人次,引领全市旅游热潮。七星岩、鼎湖山两大景区共接待游客50.3万人次,同比2024年春节假期增长23.8%,增长率超全省、全市水平,创历年春节接待客流人数之最。
2024年全年
全年接待游客21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200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8%、12.5%。
新引入重点文旅体项目38个,计划总投资51.4亿元,同比增长477.1%。
全市新增省文旅特色镇11个、特色村(社区)5个,新评定市A级旅游村庄12个,推出农文旅精品游线32条。
星湖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435万人次,其中七星岩、鼎湖山景区共接待游客605万人次,同比增长54%;环星湖绿道、广场、公园游客约830万人次。
蛇年新春,作为首个“非遗文化”春节,肇庆文旅市场大放异彩,交出一份亮眼答卷:接待游客量高达274万人次,同比增长16.4%;实现综合旅游收入22.1亿元,同比增长23.3%。
这股欢庆热潮持续至元宵佳节,四天五夜的“多彩非遗闹元宵”2025肇庆广府文化庙会圆满落幕,人潮涌动,总客流量突破61.2万人次,同比激增85.5%;销售额216万元,同比增长116%。其中,2月9日非遗巡游盛况空前,包公文化园及巡游路线沿途,人流如织,总人流量超28万人次。 西江日报记者 陈明红 通讯员 郑铭鸿
乙巳蛇年春节是中国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一组组数据,犹如明镜般映照出文旅经济稳步上扬的蓬勃景象。这背后,肇庆文旅人的辛勤耕耘功不可没。为喜迎首个非遗春节,肇庆提前策划、精心布局,推出长达60天的“年味肇庆——请到肇庆过大年”2025年春节假期主题文旅活动,推出了一系列差异化、沉浸化、场景化的春节文旅活动。全市上下一片喜气洋洋、年味浓浓,人气旺、活力足、消费火,文旅消费市场“一路繁花”。
以春节假期为窗口,肇庆文化旅游事业和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蓬勃发展,展现出新的气象。近年来,肇庆市文广旅体局坚持守正创新,深化融合发展,聚焦提质增效,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文旅产业及全民健身运动取得显著成效,为城市文化综合实力的提升注入了强劲动力。
新增2个国家二级博物馆,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覆盖率超过92%,镇街综合文化站全部达到省一级及以上等次,行政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提质增效达标率达76.8%,成功打造28个新型公共文化空间……随着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文化惠民服务质效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肇庆典籍(古代 第一籍)》等文化典籍付梓出版,《铁军烽火》等精品剧作正式面世,《广府文化(肇庆)生态保护实验区规划纲要》完成编制。肇庆还全面启动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快推动古城墙修缮(二期)项目,完成梁祖谊故居等文物保护工程。
旅游“一业兴”,全市“百业旺”。肇庆不断深化融合发展,文旅产业迸发活力,特色文化活动在肇庆遍地开花,成效逐渐彰显。全年共对接引入12场次明星演唱会、音乐节等重大演艺活动,玉文化节、龙母诞等文旅特色活动吸引了超百万名市民游客广泛参与,“一县一节”品牌更加闪亮。
新玩法、新业态、新看点层出不穷,助推肇庆在网络上火热出圈。宋城骑楼街重装开街,“鼎湖山抛许愿球”持续爆红网络,砚阳湖景区不断“上新”,星湖景区、贺江碧道画廊等不断提升,“游肇庆送小鹏”主题宣传活动成效明显,肇庆文旅电子地图发布,全面打响“那么美,这么近,周末到肇庆”文旅宣传品牌。
乡村旅游有效赋能“百千万工程”。封开县全域、怀集县下帅乡、贺江碧道画廊成功入围省级试点、案例。粤港澳大湾区运动之城品牌日益擦亮,中国传奇挑战赛、肇庆马拉松等大型户外运动赛事轮番上演,肇庆健儿在国际国内赛场争金夺银,赛事经济效应在肇庆持续扩容提质,有效推动“跟着赛事游肇庆”。
开年旺,旺全年。展望2025,市文广旅体局将全力发展文旅事业和产业,推动老景区焕新、新业态更新、文旅体同兴,着力打造全国知名山水旅游胜地、岭南气派历史文化名城、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度假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