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服务  强基层  惠民生

绘就“幸福肇庆”健康底色

2025年02月19日 西江日报

肇庆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

岭南中医梁氏传承流派弟子结业典礼。

广宁县中医药健康文化夜市。

肇庆高新区中心人民医院项目效果图。

  肇庆市妇幼保健院成功创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高要区中医院被评为三级中医医院;组建全市7个肿瘤专病联盟,试点开展鼻咽癌万人筛查活动,国家消化道肿瘤联合筛查示范区项目落地实施;5个县(市)建成9个县域医共体,实现紧密型达标全覆盖;县域内基层诊疗率达到68.03%,提前完成国家医改指标(65%)……一组组鲜活数据,勾勒出肇庆市以健康惠民为主线,推动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

  西江日报记者 张苑卉 通讯员 叶剑如

  红色引擎驱动党建赋能

  2024年以来,为打破“我上班,医生上班”“我休息,医生休息”的困局,满足群众在节假日期间的诊疗服务需求,打通群众与医疗资源间的“最后一公里”,市卫生健康局逐步将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打造成“无假日医院”,让患者可以享受在周末看专家门诊、开展择期手术、办理出入院手续等服务。

  打造“无假日医院”是市卫生健康局坚持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市卫生健康局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全市二级以上、市属及以上、设党委的公立医院100%完成院级党组织书记与院长分设,临床医技科室党员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比例达93%。整治医疗器械采购领域突出问题,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重复检查诉求,累计整治问题29项,修订完善工作制度、工作机制96项。突出党建品牌标杆引领作用,打造“肇庆医心”卫生健康志愿服务品牌,志愿服务工作在全省党建引领医疗护理志愿服务推进会上作经验介绍。

  推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

  肇庆市妇幼保健院被评为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实现我市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零的突破;高要区中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中医医院;市妇幼保健院新院、怀集县人民医院新院等38个卫生健康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新增床位约4500张;肇庆市第二人民医院新院等7个项目动工建设,全市共有在建卫生健康项目13个……当前,市卫生健康局大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提质和区域均衡布局,肇庆医疗版图迎来新变革。

  为更好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进一步推动卫生健康工作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我市积极细化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建设全市肿瘤防治网络,组建全市7个肿瘤专病联盟,针对西江流域肇梧地区的高风险人群,试点开展鼻咽癌万人筛查活动,推动国家消化道肿瘤联合筛查示范区项目落地肇庆。

  在粤港澳大湾区“港澳药械通”政策支持下,港澳公立医院临床应用的先进医疗器械被引进到肇庆正大国健康复医院,已为多名中风患者提供精准康复治疗。“现在不用跑广州,在家门口就能用上国际先进设备。”正在接受治疗的陈伯竖起了大拇指。

  打通基层诊疗“最后一公里”

  在怀集县冷坑镇中心卫生院新落成的综合楼内,62岁的村民李伯刚做完膝关节置换手术。

  “以前这种手术要去市里,现在省专家每月来坐诊,费用省了一半!”李伯的感慨,源于肇庆市“百医下乡”工程的扎实推进。

  2024年,我市推动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肇庆市中医院等组建32支专家团队,常态化驻点帮扶8个县域医疗机构,累计安排671名执业医师下沉支医,开展腹腔镜微创手术等多项新技术,乡镇卫生院住院率明显提升。

  2024年以来,我市以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切入点,进一步丰富基层医疗卫生健康服务供给,满足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医的需要,全力推进健康肇庆建设。

  目前,5个县(市)建成9个县域医共体,实现紧密型达标全覆盖。德庆县、怀集县被列为广东省第一批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高质量发展综合试验区,德庆县被确定为全省第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医保支付方式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广东省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全市111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达到服务能力基本标准或推荐标准,其中37家达到推荐标准机构。全市县域内住院率达到86%,排名全省第五;县域内基层诊疗率达到68.03%,提前完成国家医改指标(65%)。

  医改攻坚“破冰前行”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首次开展的2023年度全国地市级行政区医改评价(试行)工作中,我市排名全省第5位。这个佳绩,是我市深化医疗改革、打造百姓触手可及医疗资源的成果。

  2024年,我市组织协调省市三级医院“组团式”紧密型帮扶全市20家县级公立医院,全市组建跨区域专科联盟11个、远程医疗协作网8个。建成全省连通的市级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平台,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实现首批114项检查检验结果在省域内互认共享。加强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全市医疗服务收入占比、门诊住院业务量、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均得到不同程度提升。

  我市县域医共体建设经验做法在中央政研室《学习与研究》、国家卫健委《健康报》、省委政研室《广东调研》得到报道推广,怀集县抓紧抓实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案例入选全省改革典型案例,为全国县域医改提供“肇庆样本”。

  千年岐黄焕发新活力

  近年来,我市以建设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为契机,通过建设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体系、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积极推动我市中医药工作高质量发展。

  我市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市通过省级现场评审。推进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项目,在全省率先开展乡村医生自种自采自用中草药试点,德庆县中医院纳入全省首批10个中医经典病房建设试点项目单位,全市中医经典病房数量全省领先。

  全市建设16家示范中医馆、160间中医阁,100%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8.42%的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能提供中医药服务。石学敏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落户市中医院,实施岭南中医梁氏流派传承“百人工程”,100多名流派传承人来自全省各地。举办中医药夜市(集市)活动29场,参加活动市民达3万人次。

  筑牢公共卫生服务“健康防线”

  近日,肇庆市120应急指挥中心利用数字平台成功调度多家医院救护车联合救治一名跨区车祸重伤员,从接警到送达医院仅用18分钟。“信息化系统比传统处置模式效率提升了不少。”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2024年,肇庆市通过数字赋能、服务扩容,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交出一份厚重答卷——市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平台建成运行,集约推进市120应急指挥中心院前急救、采供血服务、结核病防治、职业病检查等4项公共卫生数字化治理能力提档升级。全市现有医养结合机构17家,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增至5.39个。

  “孩子在托育园里上学,不仅能享受到专业的照护服务,还能接受到科学的早期教育,大大缓解了父母因上班无法兼顾照顾孩子的焦虑。”市民区小姐说。

  2024年12月,我市公布6家示范性托育机构名单,突显各级政府和卫生健康部门加大对托育机构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的举措。未来,市卫生健康局将引导社会力量探索更多符合家长需求和市场规律的服务模式,为婴幼儿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照护服务。

西江日报A28A28绘就“幸福肇庆”健康底色 2025-02-19 2 2025年02月1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