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怀集三岳省级自然保护区。

竹海山地公园示范点鸟瞰图。

金装镇望高村以“一村育千树”推动绿美乡村建设。西江日报通讯员 梁小明 摄

端州中心景观湖。

“我为家乡种棵树”肇庆市2024年县镇村绿化全民行动植树活动。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近年来,市林业局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省委、市委关于绿美生态建设的部署要求,大力传承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以加快绘就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十大愿景”为目标,以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综合改革试点为牵引,一体推进增绿、植绿、护绿、用绿,推深做实林长制,深入实施“六大行动”,全力构建现代化林业产业体系,持续推动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
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突出系统治理 打造群众可及可感的绿色通道
肇庆以交通干道、河流水系沿线自然山脉为典型治理单元,统筹山上山下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优先考虑西江、北江、贺江、广佛肇高速、广昆高速等9条重要绿色通道及县城周边区域,结合公路绿化、碧道建设、林分优化提升等措施,打造绿色通道景观。2023年以来,围绕绿色通道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6万多亩,打造连片1000亩以上森林景观斑块8处,完成公路绿化超1000公里、碧道建设60多公里,成功申报创建广东省绿美公路2条。
坚持依靠群众 让植树造林成为全民行动
肇庆通过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全域覆盖,深入实施爱绿植绿护绿行动,使绿美成为群众的“身边之事”“举手之劳”。制定县镇村绿化全民行动工作方案,市四套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带动全市党政机关、群团组织、企事业单位每月至少开展一次市级植树活动,推动在适宜季节“月月有树种”基础上,实现“周周有树种”。创新义务植树形式,拓宽参与渠道,设立肇庆市绿美生态建设基金,动员社会各界依托基金平台,通过认种认养、捐资捐物等形式投身绿美生态建设。2023年以来,全市累计开展绿化植树活动近6000场次,依托绿美肇庆基金等平台发动社会捐资4000多万元,建设“亲子林”“母亲林”“工会林”“劳模林”“青年林”等主题林1500余片。
创新投入渠道 打造绿美广东示范样板
立足肇庆资源禀赋和特色自然、人文资源,统筹“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乡村绿化等重点工作,坚持投资多元化、经营市场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美示范点建设管理。积极探索绿美示范点多元投入机制,如高要区金象山示范点统筹资金900多万元,撬动社会资金2000多万元。探索国资引入项目公司参与示范点建设运营,发动周边村民积极配合林分优化改造,并提供涉示范点建设村集体土地,形成政府+企业+社会+村民“四个一”多元投入机制。同时,将项目运营年收益的5%作为分红返还给村民,有效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成为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目前,全市11处省级示范点日均吸引游客过万人。
统筹保护利用 打造绿美肇庆的历史生态名片
肇庆现有古树名木3557株,资源丰富。近年来,市林业局不断健全规章制度,制定出台《全面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工作方案》,完善修订《肇庆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明确管理职责,推动法治化、规范化管理。持续开展资源补充调查,建立图文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管理。充分挖掘古树名木的历史、生态、文化价值,推动四会罗源石寨村人面子古树群入选“全国最美100个古树群”,助力广宁赤坑镇打造“肇庆古树第一镇”。全市新增建设认定古树公园18个,形成了一批亮眼的绿美肇庆生态名片。
深化林长制改革 全面提升森林资源管护水平
肇庆大力推进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在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林长制工作科。高要区恢复林业局设置,德庆县、广宁县成立县级林长制事务中心,夯实了林长制工作基础。为破解镇级林业巡护人员不足和护林员巡护效率不高等难题,创新开展镇级综合巡护队伍改革,整合镇级各类巡护人员为综合巡护队伍,配备北斗巡护终端、无人机等科技装备,构建“空、天、地、人”一体化监测体系,切实加强森林资源源头管护。
2024年,全市森林督查案件宗数和违法面积较2023年大幅下降。同时,强化林业减灾防灾体系建设,开展森林防火风险普查及成果应用,被国家授予“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集体”称号;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31万亩,拔除封开白垢、广宁五和等2个镇级疫点。
深化集体林权改革 打造林下经济示范项目
全市林业产业预计总产值超500亿元,累计完成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超40万亩。市林业局积极稳妥推进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建立市县联推的封开县先行探索工作机制,指导各地选定试点镇以点带面推进改革。同时,出台推动林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推进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政策措施,不断完善林业产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
去年,国家德庆林业产业示范园区建设不停步,累计开发9200亩,比上年度增加19%;广宁麻竹笋、封开坚果、怀集砂仁等3个“百千万工程+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成立;全市竹子种植新增16万亩,收储竹林20万亩,可提供原竹材料30万吨;油茶种植新增面积2万亩,年产值约4亿元。
去年,全市新增省级林业龙头企业3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个、市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5个,联农带农富农冲劲更足。
去年,广宁县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售出14.58万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为村集体带来约532万元经济收益;怀集县创新打造“林权+林业碳汇”融资服务模式,有力保障森林碳汇价值实现。
2023-2024: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58万亩。建设国家储备林超40万亩。种植红椎、荷木等1562多万株。
2024年,林业产值超500亿元。
全省全面推行林长制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年度考核实现“三连优”。
2024年,全省率先成立市级林长制工作科。
被国家授予“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先进集体”
称号。
端州区斩获2024年“绿美广东竞风华全省十强”、专业表现奖、“镇在行动”优秀奖等三个奖项,怀集县跻身2023年“绿美广东竞风华全省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