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湖春意盎然。 西江日报记者 吴勇强 摄

七星岩桃花。 西江日报通讯员 梁展伦 摄

高要回龙茶果节。(资料图片) 西江日报通讯员 梁小明 摄
编者按
肇庆自古以来便是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典范,这里不仅有七星岩的湖光山色、鼎湖山的绿意盎然,更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从两汉的古都风华到明清文人的诗词吟咏,肇庆始终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这里不仅见证了岭南文化的兴盛,更在历代文人的笔下留下了无数动人的篇章,尤其是春季的肇庆,更是以其独特的风姿,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的赞美。
当春天的暖风拂过岭南大地,肇庆便被装扮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雨水时节的肇庆,草长莺飞,花香四溢,不仅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更是一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季节。
春日胜景和千年文脉
肇庆的春天,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当春风拂过大地,肇庆的山川、湖泊、田野都被染上了生机勃勃的色彩。
雨水过后气温逐渐回暖,孕育了万物的生长,大自然开始展现出勃勃生机。岭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此时的肇庆充满了生机,展现出别样的魅力。七星岩的湖光山色、鼎湖山的绿意盎然,都在烟雨朦胧、春拂大地的滋润下焕发出新的活力。
城区牌坊公园以其独特的梨花景观而闻名遐迩,每年初春时节,千株梨树竞相绽放,洁白如雪的花瓣在春风中摇曳生姿,给公园增添了一片宁静而祥和的氛围。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欣赏到美丽的梨花景观,还能领略到肇庆独特的园林之美。气温回暖,春意渐浓,七星岩禾仙岛黄花风铃木惊艳绽放,团团簇簇的花朵好似串串风铃随着花枝在风中摇曳瞬间油画感拉满,一树黄花点亮整个春天。七星岩的桃花岛上,桃花在春风的吹拂下娇艳欲滴,与周围的湖光山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生态画卷。此外,北岭山森林公园、盘古山生态文化景区等地也是春季踏青、赏花的好去处。
正月里,节日的余兴不减,也是岭南地区民俗文化的集中展现。茶果节、春社等诸多民俗活动陆续展开,人们欢聚团圆,祈福与感恩,招待八方来客,交流着彼此的生活和情感,加深亲情和友情。如2月13日,许多市民游客,慕名来到高要河台镇三围村参加传承数百年的“茶果节”活动,欣赏舞龙舞狮,品尝特色美食。
此时的田园风光也格外迷人,农历二月,农作物开始返青,农民们也忙碌着准备春耕,为新的一年播种希望。这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不仅体现在农事活动中,也融入了岭南人的生活哲学中。
肇庆的春天,是文人墨客笔下的诗意之地。元末明初诗人刘崧创作的七律诗《正月十二日肇庆府观迎春》:“南访龙媒逾五岭,北瞻凤阙想重楼。日边奉诏辞金马,海上逢春送土牛。充席荔蕉怜远物,绕城桃李似中州。永怀恩宴承宣早,光禄筵深酒满瓯。”描绘了诗人在肇庆府观看迎春活动时的所见所感,既表达了对朝廷的眷恋,也展现了南方春日的美景与热闹氛围。“海上逢春送土牛”描绘了南方迎春的习俗,即立春时送土牛以迎春,肇庆城外盛开的桃花和李华,展现了南方春日的热闹与美丽。这首诗作于他在肇庆府任职或巡视期间,通过描绘迎春活动,表达了对南方风物的喜爱。
七星岩摩崖石刻中的《许公高题诗》,记录了明嘉靖年间广东布政司左参议许公高与陈窨窗藩伯(陈王谟)、翁雨川宪长(翁梦鲤)等友人春日同游七星岩的情景,并描绘了七星岩的壮丽景色。“烟霞开洞府,星宿应微垣。”描绘了七星岩洞府被烟霞笼罩的神奇景象,以及岩石与天上星宿的呼应。“紫气迎冠盖,春光照酒樽”“天狗中宵堕,潭蛟旧窟存”等诗句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七星岩的奇石异景。
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肇庆春季的自然风光,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诗人的情感。它们展现了肇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体现了肇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如今的肇庆,不仅是历史文化名城,更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城市,它依然保留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肇庆的街头巷尾,依然可以看到古建筑的影子,依然可以听到文人墨客的诗句。这些历史文化元素,不仅为肇庆增添了独特的魅力,也为现代肇庆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春日里的民俗盛宴
在肇庆,正月和二月是民俗活动的高峰期,尤其是元宵节之后,各种传统习俗和庆典活动热闹非凡,展现出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其中,高要茶果节和高要春社是最具代表性的民俗活动,它们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更是肇庆人民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传承与坚守。
高要茶果节主要分布在高要东南部的宋隆河一带,包括白土、回龙、金渡、莲塘等镇。这一节日通常在农历正月或二月的初五、初八、初十、十二等日子举行。茶果节的核心是“茶果”,这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如煎堆、濑粉、薄撑等,其中“煎堆碌碌,金银满屋”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在这一天,村民们会精心准备这些美食,邀请在外的亲人回乡团聚,共同分享这份家乡的味道。
除了美食,茶果节还伴随着丰富的文化活动。例如,白土镇横岗村会在茶果节当天举办群狮汇演,彩旗飘扬,锣鼓喧天,热闹非凡。这种活动不仅增强了邻里之间的联系,也体现了肇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福。
高要春社作为肇庆地区的重要民俗活动,也是岭南地区节期最长的民间庆典。它从农历二月初二开始,一直持续到三月初。春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传统社祭的春祭,融合了社神文化、农耕文化和水神文化等多种元素。在春社期间,村民们会举行盛大的祭祀典礼,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还会举行舞龙舞狮、放鞭炮等传统活动,共同庆祝春天的到来。这些活动不仅展现了岭南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和节日氛围,也让游客在参与中感受到了肇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春社期间,各村会举行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社祭、巡游、抢炮、分胙、粤剧表演等。其中,抢炮活动尤为引人注目,常见的有新婚炮、添丁炮、龙母炮等,象征着吉祥和好运。此外,河台镇的开耕节也是春社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耕作与现代化农业设备的结合,展现了肇庆农业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除了茶果节和春社,肇庆在正月和二月还有其他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例如,“二月二,龙抬头”这一天,肇庆各地会举办舞狮舞龙、放鞭炮等活动,庆祝春耕的开始。在鼎湖区莲花镇布基村,人们还会举行祥龙巡游,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
这些传统习俗不仅展现了肇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体现了岭南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通过这些活动,肇庆人民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让古老的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活力。
西江日报记者 袁丽娟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