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优良生态助力跨境电商产业迅猛发展,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超35亿元、增长27%——优异的成绩,昭示肇庆高新区跨境电商产业正引领着新经济飞跃发展。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巨头的入驻,肇庆高新区迅速成长为跨境电商产业的新高地。这些项目不仅带动了园区物流、就业、配套服务业的蓬勃发展,还深度促进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融合,为肇庆县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3月1日《西江日报》)
商务部发布的《数字商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提出,支持跨境电商赋能产业带,引导传统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建立线上线下融合、境内境外联动的营销服务体系。跨境电商与产业带融合发展为制造业出海提供了新机遇,也为跨境电商企业发展强化了制造业支撑,有助于让更多国内产品走向国际市场。肇庆充分发挥跨境电商巨头平台效能,以“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推动肇庆高新区跨境电商产业集群迸发出强大动力,并以强大的产业链整合能力和市场辐射力,进一步深化区域产业协同,引领带动怀集县制衣业、高要五金等地方特色产业开拓更广阔市场,形成了更加紧密、更加高效的区域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肇庆不靠海、不沿边,对外开放有一定限制,近年交通运输条件越来越便利,但要实现高质量的对外开放,必须进一步挖掘“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的潜能和价值。对外开放大潮涌动,正确把握“跨境电商+产业带”发展模式,也是应对国际贸易挑战、提升地方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要结合肇庆本土产业禀赋和区位优势,依托中国(肇庆)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释放的乘数效应,提供仓储物流、产品运营、出口信保等“全托管”服务,降低产业带中小企业选品、物流及售后成本,帮助更多地方特色产品更好地进入国际市场。要坚持综合改革与创新驱动相结合,通过综合改革和集成创新,强化海关、税务、外汇管理等部门的协同和政策衔接,在跨境电子商务交易、物流、退税、结汇等环节的技术标准、业务流程、监管模式等方面先行先试,实现监管与服务、线上与线下有机融合,推动管理规范化、贸易便利化、服务智能化。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发展的不断深入,此前聚焦前端的流量思维,逐渐向追求后端供应链、产品和品牌高质量的方向倾斜。产业供应链和品牌已然成为跨境电商当前和未来的角逐重点,“跨境电商+产业带”融合模式也正成为各地推动跨境电商发展的新突破口。要提升服务“跨境电商+产业带”的生态,支持区内跨境电商企业在商机拓展、品牌打造、物流运输、信息采集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助力更多“肇庆制造”出海。要加强自主品牌建设,完善品牌培育机制,支持企业成为提出创意、开发设计、示范带动的主体,加快传统工贸企业往品牌化方向发展,为“肇庆制造”在全球市场中赢得更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