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春意盎然,“全国美术论坛·广州”在广东美术馆(白鹅潭馆区)隆重举行,此次论坛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与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携手主办,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近百位艺术理论大家与学术新秀,共同探讨中国和广东美术创作的新现象与新课题。
全国美术论坛作为中国美协目前唯一保留的专业论坛,以其高规格、大规模及深刻的理论导向,在中国美术界享有崇高声誉。本次论坛以“新时代美术”为核心议题,旨在通过深入交流与研讨,进一步构建和完善中国美术话语体系,发挥美术理论与评论在艺术创作、审美素养提升及时代风尚塑造中的引领作用。
论坛为期两天,精心设置了四大板块:“新时代美术话语体系建构”、“全国美展与新时代中国美术”、“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十周年专题研讨”以及“广东美术专题研讨”。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美术面临着文明形态演进与民族文化复兴的双重机遇,同时也需应对全球化与在地性、技术理性与人文精神等多重挑战。与会专家一致认为,中国式现代美术理论的探索与构建,必须紧跟美术实践的稳健步伐,以“人民性”为灵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与中国优秀传统艺术理论相结合,形成独具特色的理论体系。
文艺批评作为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对于引导创作方向、提升作品质量至关重要。论坛期间,多位专家就当前美术界在工笔与写意、作品雷同性、人工智能介入艺术创作等问题展开广泛讨论,强调理论工作者应及时参与,积极回应,加强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建设,为艺术创作提供坚实支撑。
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为艺术创作带来了全新可能性。专家们认为,技术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美术史的发展始终与技术革新紧密相连。虽然人工智能在艺术领域的应用充满挑战,但必然是未来趋势。艺术家们应积极拥抱技术,发挥个人创造性,推动艺术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广东作为岭南画派的发源地,其开放、包容和创新的精神为艺术跨界人才的催生提供了肥沃土壤。此次论坛中,广东美术界展现了其在全国美术界中的重要地位。过去一年,从全国美展巡展首站、中国画及港澳台海外华人展区到本次全国美术论坛,多个重大美术盛事在广东成功举办,极大地提升了广东美术的全国影响力。
来源:广东文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