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建成。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摄

邝志慧。

莫宗伦。
近日,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公布了2023—2024学年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名单,全国共19989名学生获奖,每人奖励6000元。其中,肇庆有92名学生获奖。这些获奖学生为何能获得国家级奖学金?有何特别之处?记者采访了部分获奖学生,展现其新时代中职学子风貌。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受访者提供
肇庆市技师学院学生陈建成:以赛促学提升技能
清秀白皙、略带腼腆,这是陈建成给记者的第一印象。这位17岁的小伙子进入肇庆市技师学院学习时,便给自己定下目标: 勤奋学习、积极实践,以赛促学提升技能水平,成为高素质技术人才。3年多来,他不断朝目标迈进,并收获硕果。
陈建成是市技师学院2021级高级五年制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读初中时,他理科成绩就学得比较好,脑子灵光、反应快,进入市技师学院后,学得比别人快,加上本人勤奋好学,因此各科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前5%。他还加入了学校社会实践部,义务维护教学楼、宿舍楼的设施设备,在提高个人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发挥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获得了师生认可。
2022年,因学业出色,并在学校学生技能竞赛中获得电力拖动项目一等奖,经过严格考核的陈建成被选入学校工业机器人竞赛集训队,从此走上更广阔的舞台,接触到行业前沿信息,使用到省内先进的数字技能创新设施设备。“加入集训队后,我不敢松懈,在老师的指导下努力钻研。因为这有机会代表学校、代表肇庆甚至广东,与全国优秀学生同台竞技。”陈建成说,每次备赛,每天需长达10个小时的训练,若遇到不懂的难题就问老师、同学或自己查资料细细琢磨。
有一次实操时,设备的伺服变频器不能驱动电机,陈建成输入不同参数、反复调试,花了一天时间,终于将问题解决。这样日复一日的学习、训练,会觉得枯燥吗?面对记者的疑问,陈建成笑着说:“完全不会。输入编程代码,‘指挥’机器人按指定程序操作,我觉得有成就感,感到了乐趣。”
陈建成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先后获得2023年“同立方杯”第二届全国电气控制系统装调虚拟仿真技能大赛一等奖、2024年第十八届“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离散行业自动化方向(逻辑算法)”二等奖、2024年第四届全国仪器仪表行业职业技能竞赛远程测控技术方向赛项广东省选拔赛二等奖。仅在2024年,他就获得全国性行业竞赛一等奖1个、二等奖1个,省级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学校奖学金共达10500元。
“陈同学勤恳务实,聪明好学,在学生中起到了表率作用。”市技师学院学生工作与保卫科副科长何大新说道。而市技师学院智能制造系教研组组长巫肇健则评价:“陈同学参赛时沉着冷静,专业技能基础扎实,而且理论与实践融合得很好,表现突出。”
展望未来,陈建成希望能学有所成,发挥专业所长,在国家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壮大工业机器人产业的浪潮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肇庆市四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邝志慧:爱“较真”勤钻研
邝志慧在四会中等专业学校就读会计专业。这名17岁女孩在进入中专阶段的学习后,仍然坚持初心,认真刻苦,努力进取,在专业技能的学习道路上绽放光彩。
“我是班长,时刻谨记着要以身作则,协助班主任和各科任老师的工作安排,以及与其他班干部管好班里的事务。”邝志慧说,在日常的班集体生活中,她都会尽己所能帮助有需要的同学。有人发烧了,受伤了,她陪着去医务室,一直照顾到同学家属来。班上有同学需坐轮椅上学,她帮忙推轮椅、交作业、接开水,忙前忙后,细心照顾。每天带领同学跑操,维护课堂秩序,主动做好班里清洁,事情虽小,但邝志慧都做得一丝不苟,努力为同学们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
说到学习,邝志慧有个特点,那就是“执拗”。一遇到问题,会马上想办法解决,下课后追着老师问,还经常和同学交流解题思路,学习他人经验来弥补自己不足。正是这种较真的性格和不服输的态度,让她的专业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前三名。
2024年6月,邝志慧参加肇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竞赛,获得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团体)赛项一等奖。这是她第一次参加大型竞赛。备赛期间,她每天课后到学校社团训练,学校、老师给了她大量的实验和作业,锻炼她和团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升技能水平。比赛时,在企业经营沙盘模拟中她担任财务一职,因紧张出现了一点小失误。但在队友的鼓励下,她迅速恢复冷静,静下心来沉着应对,最终帮助团队取得好成绩。“这次比赛让我发现自己在专业上仍有不足,需要更加努力下功夫改进提升。”邝志慧说道。
班主任罗小梅告诉记者:“邝同学是一名非常优秀的学生,积极进取,常常在社团中训练技能,对待学习总有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而且作为一名班长,她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朋友,是名副其实的优秀班干部。”
“每次我取得进步,家里人都会及时给予我肯定和赞扬。父亲更是叮嘱我要读好书。”在邝志慧看来,获得国家奖学金是肯定也是动力。她将鞭笞自己,踏实上进,不辜负家人和学校对自己的期望。
怀集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莫宗伦:多方支持助我成长
来自怀集县大岗镇的莫宗伦是怀集县职业技术学校2023级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进入学校以来,他一直刻苦学习,在专业成绩和专业技能上不断钻研,获得进步的同时还热心帮助他人,得到了师生一致好评。这次获得国家奖学金,就是对他最好的肯定。
莫宗伦是班上的体育委员,“行动引领”是他为班级作贡献的行为准则。“作为班干部,自己要积极主动担起责任。”莫宗伦这样想也这样做,他组织开展趣味运动会,以游戏运动的方式为同学们创造体育锻炼的平台,团结友爱,增进感情。他指导体质较差的同学加强体育锻炼,协助老师将班级体质测试优秀率提升20%。他还主动帮助班上3名同学。“刚入学时,我看到他们比较内向,很少参加集体活动。于是,我经常找他们聊天散心,学习上也不时地辅导他们。”在莫宗伦的帮助和影响下,这3名同学变得活泼开朗,主动参加班上的活动了,这让莫宗伦开心又满足。
而在学习上,莫宗伦自有一套“秘诀”,他用目标拆解法梳理思维导图,成绩排名稳居年级前5%。因为品学兼优,他连续两年被学校评为三好学生。
在技能竞赛上,莫宗伦也收获了好成绩,2024年6月参加肇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竞赛网络建设与运维(团体)一等奖。“学校很重视教育教学,特别在学生专业技能竞赛上,购买了很多实训设备供学生实操。指导老师放弃休息时间为我特训,学校的学习氛围很好,促使我更加努力训练。”备战市赛时,莫宗伦用到了“双轨训练法”,即日常在实训室反复搭建网络拓扑,周末用模拟器排除故障,既不落下日常功课,又为技能竞赛作好准备。那段日子,每天都要学习训练15个小时,过程很苦,但莫宗伦认为很值得:“收获了成绩,磨炼了自己。”
能获取成绩,离不开学校、老师的支持和帮助。“学校搭建了阶梯式实训平台,第一学期,我借这个平台夯实网络理论基础。第二学期,投身校园网维护实践,将理论知识和实操融会贯通。第三学期,我进入竞赛专班,在老师的专业指导下强化技能。”莫宗伦说,指导老师以“问题轰炸法”模拟竞赛突发状况,锻炼了他的临场应变能力,让他获益良多。而父母虽无法常伴左右,但经常通过电话给予莫宗伦鼓励,帮助他保持积极的学习心态。
班主任梁江法称赞莫宗伦:“他经常在学习上帮助后进生,担任班级体育委员工作认真负责,是学校优秀学生干部,学习刻苦,专业成绩名列前茅,是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一路走来,我深知成绩源于学校的全方位助力、老师的悉心指导、家长的温暖鼓励和同学的无私帮助,也离不开自己对职业教育的正确选择与不懈努力。未来,我将继续深造,提升自己,努力成才。”莫宗伦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