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在参与救援演练。西江日报通讯员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陆莉诗
近日,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正式公布了第一批省级紧急医学救援队伍名单,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顺利跻身“省队”行列。这不仅是对医院应急救援能力的高度认可,也标志着肇庆市在保障群众生命健康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按照省卫健委的要求,在市卫生健康局的指导下,2019年10月,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整合院内资源,选拔一批专业强、素质高、有激情的人员组建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EMT),诞生了全市首支紧急医学救援队。
经过近几年发展壮大,目前救援队共有队员42人,涵盖内、外、妇、儿、急诊等临床专业医护人员,以及医学装备部、药学部、急救转运中心等后勤保障人员,确保应对突发事件时能够提供全面、专业、及时的医疗救治。
“自组建以来,救援队除了不断完善配备应急物资装备、应急药品、应急耗材、信息装备等救援设备外,我们还在不断提升自我。”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救援队队长黄志聪介绍,如在服务能力建设方面,组织队员学习BLS、现场急救流程、ITLS、危机心理干预、灾难现场检伤分类、现场紧急分娩、常见创伤医学急救等知识要点。期间,救援队还多次参与了各类应急演练和实战救援,如广东省紧急医学救援卫生应急演练、2021年粤桂卫生应急联合演练等。
在实际运作中,紧急医学救援队与120等急救医疗服务有何区别?黄志聪解释,120急救医疗服务以快速响应、现场急救和转运为核心,通常针对个体伤员,提供基础生命支持(BLS)和高级生命支持(ALS)。而紧急医学救援队则以大规模伤员的救治和管理为核心,在复杂环境下开展工作,可能需要应对资源短缺、交通中断、通信不畅等挑战。“紧急医学救援队不仅关注个体救治,还注重整体救援效率和社会心理支持。”他说。
作为市级紧急医学救援队,如何推动优质资源惠及更多群众,也成为救援队需要不断思索和行动的问题。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该救援队定期组织参与肇庆医心——健康相伴·救护同行社区急救知识宣传培训志愿服务活动,通过为社区居民进行急救知识讲座,如心肺复苏(CPR)、止血包扎、气道异物梗阻急救等,讲解急救原理、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等,让居民进行应急模拟实操,提高他们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另外,该救援队还先后到广宁、封开等地,因地制宜开展技术下沉,建设帮扶等工作,带动县级紧急医学救援力量朝专业化发展。
“要真正做到传帮带,必须考虑和结合县级紧急医学救援的适应范围和地方特殊性。比如雨季封开多发洪涝等地质灾害,我们在培训时就会格外注重水灾救援要点,同时引导当地救援队伍以地方性灾害为关注核心,提高救援专业性和针对性。”黄志聪说道。
接下来,市第一人民医院紧急医学救援队将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持续提升应急救治水平,构建更加完善的应急救援管理体系,为群众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应急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