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岳山慰问演出的演员正在简易厂棚前表演节目。
20世纪70年代,在怀集“岳山造林”大会战期间,为了活跃民兵们劳动之多余的文化生活,鼓士气催奋进,县里专门组织了一支“文艺轻骑队”,他们创作了大量接地气、记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岳山造林”期间经常活跃在岳山,当时被民兵们称为肩挑道具爬走岳山的“文艺轻骑队”。
“当年的岳山是怀集青年民兵的训练场,‘岳山造林大会战’那‘誓将荒山变绿海,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让一批曾经接受过大会战洗礼的年轻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奋勇争先,以敢闯敢创、吃苦耐劳的毅力,将‘岳山造林’光荣传统的接力棒代代相传。”孔祥飞如是说。
孔祥飞是县文工团演员,是“岳山造林”大会战的亲历者,他积极参加县文工团到岳山慰问演出活动,为工地劳动的青年民兵送上精彩的文艺节目。2024年11月28日,在县体育馆举行纪念“岳山造林大会战”50周年大型情景叙事公益演出活动,他又是特邀出席《致敬》环节,接受现场颁发“岳山造林纪念章”的50名岳山造林亲历者代表之一。晚会结束,他接受记者的专访,回忆了当年参与造林劳动和送戏到岳山造林第一线的点点滴滴。
在2024年“岳山造林大会战”50周年大型情景叙事公益演出筹备阶段,县专项历史资料办找到曾在怀集县粤剧团(1972一1981)工作,现任肇庆市爱国拥军促进会副会长,年近七旬的岳山造林亲历者孔祥飞,他将当年县粤剧团送戏到岳山的照片呈上,并讲述当年送戏到岳山的往事。
1974年11月,岳山造林大会战启动后,县委为了鼓舞造林民兵的士气,除了要求各公社派出由公社书记带队,各大队支部书记参与的慰问团,到各公社造林点慰问外,还安排县文工团(又称县粤剧团)组织两支文艺轻骑队下基层到岳山,带上行李,挑上道具,迎着寒风,踏着泥泞,送戏到岳山一线劳动工地,到各公社指挥所前为造林民兵进行巡回慰问演出。主要演出节目有自导自演的《爷孙参战》《岳山朝辉》《造林英雄》《大干快上》《绿化怀集》等相声、小品,还有歌舞节目表演,为造林民兵送上一场又一场的“文化大餐”。
根据孔祥飞回忆,他在县粤剧团工作9年多时间,曾参加30多部粤剧戏曲作品排练演出。孔祥飞主要扮演的角色有:《十五贯》中的娄亚鼠,《乔大守乱点鸳鸯谱》中的乔大守,《山乡风云》中的万大队长,《秦香莲》中的包公等等。
20世纪80年代,孔祥飞离开县粤剧团,站在改革开放的潮头,融进商海,成功创业,是端州区第五、第六届政协委员,怀集县第十五、十六届人大代表,还担任肇庆怀集商会监事长,2018年荣获“怀集乡贤”荣誉。
西江日报通讯员 谭上洲 罗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