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西江日报》报道,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全面提速的背景下,肇庆市近日召开旅游发展大会,释放出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强烈信号。这是立足“湾区之心”区位优势的战略抉择,标志着肇庆正以系统性思维破解文旅发展难题,探索具有岭南特色的高质量发展路径。
推动实现战略定位与发展逻辑的重构。肇庆将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精准把握了消费升级时代的发展脉搏。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同时拥有喀斯特地貌与丹霞地貌的城市,肇庆的山水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会议提出的“三核三带八节点”格局,突破了传统景区单点开发模式,通过西江生态走廊、贺江文化长廊、绥江休闲带的空间重构,形成“点线面”有机联动的立体化发展框架。这种系统布局既保护了生态本底,又激活了全域资源,展现出从“景点经济”向“全域旅游”转型的顶层设计智慧。
推动实现传统业态与新兴模式的辩证统一。在老景区焕新方面,肇庆没有简单复制“门票经济”的老路,而是通过智慧化改造提升服务能级。七星岩景区引入AR导览系统,鼎湖山打造生态研学基地,府城文化街区引入沉浸式演艺,这种“微改造、精提升”策略实现了历史文脉的现代表达。在新业态培育上,以“旅游+”思维拓展边界,越野赛事、茶旅庄园、非遗工坊等新载体不断涌现,形成“白天观山水、夜间赏光影”的全时域体验链。这种传统与现代的交响,既守住了文化根脉,又创造了市场增量。
推动实现产业融合与城乡协同的深层互动。“农文旅体同兴”战略体现了系统工程的精髓。四会玉器小镇将非遗技艺转化为体验经济,德庆贡柑节实现农产品溢价销售,怀集体育特色小镇培育出文旅消费新场景。这种跨产业融合打破了行政壁垒,形成了“以旅带农、以体促文”的良性循环。在城乡协同方面,通过“一县一IP”计划,端州古城文化游与封开贺江碧道游形成互补,既避免了同质化竞争,又构建起全域旅游服务网络,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
肇庆的文旅振兴实践,本质上是新发展理念在区域经济中的生动演绎。从“政府主导”到“市场运作”的角色转换,从“资源依赖”到“创新驱动”的动能转换,从“单一增长”到“多元共生”的价值转向,肇庆正在探索一条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这种系统化推进策略,不仅为大湾区文旅融合提供了样本,更为后发地区破解发展难题贡献了肇庆智慧。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推进,这座千年古城必将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书写新的时代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