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歌声响在山坡上 潘丰泉
小品画以小而精的独特魅力,赢得人们赞赏。它不同于主题创作的鸿篇巨制,无须以大尺寸、大制作博取视觉冲击,更适宜在起居室、会议厅等小型场所悬挂,供人朝夕赏玩。小品画类别丰富,涵盖国画、油画、版画乃至雕塑等多种形式,国画小品中常见的手掌大小册页,便是画家浓缩提炼、直取神韵的典范。其题材自由宽泛,无论人物、山水、花鸟,核心在于能否营造出独特格调和趣味。
对于初学者而言,用简洁笔墨勾勒人物神韵并非易事。若形神俱失,作品便索然无味。初学者应深入生活,采集劳动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等鲜活画面,锤炼技巧,如此才能信手拈来,直抒胸臆。
创作小品画需有的放矢。素材选取上,网络素材虽便捷却难以触动心灵,唯有亲身观察、体验的场景才是上佳之选。适当运用摄像拍照辅助收集素材时,要巧妙取舍。画家应聚焦人文特色浓郁的题材,表现人物以两三个为宜,精简情景道具,摒弃繁复的空间透视与明暗光影。
细节是小品画的灵魂。一幅描绘少数民族女子劳作的小品,通过人物生动神情、农舍、晾晒衣物等细节,辅以精妙笔墨,营造出浓郁生活气息。但小品画“载重”有限,需剔除有损笔墨结构的元素,保持画面干净纯粹。此外,画家还可运用“移花接木”之法,借鉴山水画散点透视,突破局限,拓宽画面境界。
素材运用不可照本宣科,要懂得取舍。“取”能强化视觉表现的人物动态与道具,“舍”琐碎杂乱的明暗立体。半默画等训练手法,融合多种画技,助力从习作过渡到小品创作,打破二者界限。
在形式风格上,应大胆尝试兼工带写、浓墨重彩等表现手法,写意写实、变形夸张灵活运用。以人物为主的小品画,不必苛求形体精准,而应注重形神趣味,追求意到笔不到的艺术境界。构图上,可融合本土章法与多元长处,其多变性往往带来惊喜。
好的小品画遵循从简入深的规律,既讲究笔墨色彩的精妙运用,又追求整体美感,以少胜多,于浓缩中见精微,让观者细品慢嚼,感受其独特艺术魅力。
来源:《美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