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德庆县永丰镇三柏村,种植户胡春锋的香瓜即将上市。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再过一周就可以采收了。你看,皮薄、肉厚、甜度高,批发价每斤5元不成问题。”4月17日,在德庆县永丰镇三柏村锋旺家庭农场的香瓜地,农场主胡春锋翻开地里一丛丛叶子,露出一个个胖墩墩的香瓜,笑容充满了他的脸庞。
肇庆的香瓜种植主要集中在怀集县、德庆县、四会市等,每年3月份为播种时节。今年春季天气干旱,雨水少,播种时间普遍推迟。但有瓜农采用大棚种植,如今藤蔓上挂满果实,丰收在望。胡春锋就是其中之一。
“我今年1月下旬播种,比传统的露天种植时间早约两个月。”胡春锋告诉记者,他在德庆县种植香瓜多年,由最初种植几十亩发展到如今的250多亩。香瓜与水果玉米等作物轮种,一年可以轮作2至3造,提高了土地效率,增加了经济效益。
为控制水分与温度,胡春锋建起了种植大棚。“按香瓜的传统种植模式,每亩种约300株。我采用棚内吊蔓方式,每亩可种植1200至1500株,亩产达到4000至8000斤,产量比传统种植的高很多。但肥料、人工等成本投入也多。”他说,由于上市早,品质好,他的香瓜卖得起价,去年批发价每斤4至5元,比在传统时间上市的香瓜每斤贵2元左右。
相对于胡春锋的大棚种植,怀集县香瓜种植大户梁喜元则采用传统的露天种植。梁喜元从2009年开始种植香瓜,并在2013年创建怀集县梁村镇谭脉西瓜香瓜种植专业合作社,如今的种植范围已扩至该县的梁村、大岗、岗坪、冷坑、马宁等乡镇,去年达到3500多亩。香瓜亩产2500至3000斤,主要销往珠三角城市及肇庆部分商超,批发价每斤2.5元至3元,取得较好效益。
“今春雨水不多,加上地面水源不足,往年这个时候,香瓜播种面积已过半,而现在才种了500多亩。现在盼望多下雨,才能继续播种。”梁喜元表示,只要有水源保障,今年种植面积至少3000亩以上。去年,怀集县香瓜种植面积为3955亩,总产量7449吨,其中梁喜元的香瓜产量就占了半壁江山。
近日,四会市威整镇农场主邓群娣种下50多亩香瓜苗,长势喜人。“两个月后就有收成。”她说。邓群娣主要发展文旅产业,农场还同时种着番石榴等果树,供学生研学及游客采摘。她说:“游客来自广州、佛山等地。去年香瓜亩产达3000斤,供不应求。”据了解,四会市去年的香瓜种植面积超过200亩。
种植技术和销售是瓜农需解决的“瓶颈”。对此,我市各级政府部门想方设法为瓜农牵线搭桥,解决难题。如德庆县永丰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经常邀请肇庆市农林科学院等技术专家团队到田间地头,为种植户传经送宝,并协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助力瓜农增收。四会市农业农村部门的农技人员深入乡村举办讲座,传授知识,前往农地与农户面对面沟通,解决种植难题,让农户发展种植业更得心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