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是党永葆生机活力的关键所在。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要坚持聚焦主题、简约务实,不分批次、不划阶段,一体推进学查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高度重视作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讲,能不能解决好作风问题,是衡量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对党和人民忠诚的一把十分重要的尺子。新时代新征程中,需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实举措,锻造信念坚定、本领过硬、作风优良的党员干部队伍,以作风之变凝聚发展之力、赢得群众之心。
以凝心铸魂为根本,筑牢作风建设的思想防线。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党员干部需将理论学习与党性锤炼紧密结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从中汲取精神力量,校准作风建设的航向标,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在重大原则问题和大是大非面前保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让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
以制度规范为抓手,构建作风建设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央八项规定不是五年、十年的规定,而是长期有效的铁规矩、硬杠杠。推动作风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需进一步强化制度刚性约束,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管理,强化党内监督,深化纠治“四风”,紧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等顽疾,以“零容忍”态度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防止“人情往来”异化为利益输送,将作风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以实干作风破解发展难题。
以群众满意为导向,擦亮作风建设的实干底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作风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密切党群血肉联系,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党员干部需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将“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作风成效的标尺,通过下沉基层调研、畅通民意反馈渠道,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乡村振兴、民生保障等领域,以钉钉子精神推动政策落地,杜绝“重表态轻落实”的虚浮之风。唯有以真心换真情,方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拥护,不断巩固党长期执政的根基。
作风建设没有休止符。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党员干部需以中央八项规定为镜鉴,以自我革命精神深化作风转变,让清正廉洁、担当作为的新风正气充盈全社会,以党风带政风、促民风,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