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4月芳菲,又到高要开桂时。然而,今年别有洞天:一条串联起南药资源、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桂山路,成为了肇庆“百千万工程”的鲜活注脚,正在高要山乡间迸发出蓬勃生机。
“以前砍完桂皮要挑下山,路窄又打滑!一天来回两趟就累得直不起腰,现在三轮车半小时就能送到山下,还有时间把其余的桂枝桂叶等收拾好,送到加工厂!”坐在桂农黄大叔的电动三轮车上,记者听出了他语气里充满喜悦。
去年以来,高要区乐城镇投入超200万元,将原本不足一米的山间小道拓宽至2.5米,建成总长超240公里的路网,跨越14个行政村的9万多亩桂林间。
道路贯通后,运输效率提升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最近,桂叶收购价从每吨400元涨至600元,桂皮日采量翻倍。“路通了,连撂荒20年的‘飞地’都有人抢着承包。”乐城镇农办有关负责人指着山腰复垦的桂林感慨。
变化不止在乐城镇。经过当地党委政府的共同努力,截至去年12月,高要区江北5镇已建成桂山路400公里,正在规划建设的约300公里,极大助力了高要肉桂产业发展壮大,进一步联农带农帮农富农。
禄步镇的种植大户李金火和记者算起了经济账:桂山路开通后,种桂每亩利润2680元,相比开通前实现了倍增,桂山路确确实实成为江北5镇桂农的“致富路”。
“能做的还有很多,接下来,这里还要建设高桂南药深加工产业园。”在乐城领村,正在与镇村干部群众一起开展村庄风貌提升工作的区人大代表、村支书谢亚妹向记者透露,看似廉价的桂叶,能提炼出价值不菲的桂油,可广泛应用于药品、香精和护肤品领域。该镇目前正全力推动高要区农业投资公司与光大公司合作,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蒸气进行肉桂的深加工,赋能“点桂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