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水乡江谷:民俗传承和红色记忆

2025年04月30日 西江日报

珠纵西挺大队铁流队驻地旧址。

白赤马庙。

青云纪念馆大门。

  编者按

  江谷,这个藏在四会市中部偏北的小镇,如一枚温润的翡翠,镶嵌于龙江之畔。这座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小镇,既保留着“平川一望烟波阔”的生态肌理,更镌刻着红色基因与现代文明交织的深刻印记。当武工队战斗旧址的墙砖与青云纪念馆的青瓦飞檐遥相对望,当非遗庙会的锣鼓声与绿樱庄园的花海小火车鸣笛交响,江谷正以文化为笔、生态为墨,书写着新时代乡村振兴的立体答卷。

  民俗活动丰富

  江谷舞狮历史悠久,每逢节日、庙会,各个村的舞狮就热闹起来,犹如武林盛会。在江谷几乎村村有狮队,男男女女习武练狮艺,强身健体,参加比赛,奖项也不少。而今日,舞狮表演为白赤马庙会增添热烈氛围。

  白赤马庙就在江谷镇江林大垌村秀才山脚,青山环抱,景色宜人。这座始建于北宋年间的古庙,曾几度遭受毁坏,庙会活动几乎停止,幸得信众誓死保卫,才得以幸存。上世纪80年代,古庙重修,设施设备日臻完善,并重新举办白赤马庙会。2013年,白赤马庙会(炮会)荣获“肇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相传在南宋时期,各地广泛出现天灾横祸,流寇作乱,黎民百姓苦不堪言。其时,两位得道天庭猛将,禀受天意,坐骑白、赤两匹神马,以黜邪崇正之名下凡赈灾平乱,救百姓于水火后飘然离去,不留姓名。当地百姓为纪念两位天将功德,在开阔大垌建庙设坛祭祀供奉。由于无名无姓,概以其座驾白、赤二马称之,尊称为“白赤马灵王”。

  人声鼎沸的白赤马庙会热闹非凡,锣鼓声中看颇有仪式感的醒狮朝拜、胜炮归庙、朝拜祈福等一系列活动,仿佛梦回远古,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辛勤劳作,战天斗地,迎来丰收的喜悦,载歌载舞的情景交相辉映。时代变迁,岁月远去,我们的民俗文化没有断流,依然一脉相承,流芳百世。

  江谷大型民俗活动还有田心村的东楼庙会,一年一度的庙会,让常年在外的游子很是期待。说着乡音,抢着礼炮,走出又归来的踏实,行囊装满家乡的温情,这份连绵不断的情怀总是魂系梦牵。

  红色印记永不磨灭

  江谷人杰地灵,是个风水宝地,更是革命摇篮。走进武工队战斗旧址、珠纵西挺大队铁流队驻地、青云纪念馆,革命英雄事迹荡气回肠。回望烽烟战火笼罩的战争年代,江谷军民团结,抗战期间,同仇敌忾打击敌人,趁敌人不备突袭江谷炮楼、奇袭蛇窿粮仓,多地伏击战取得胜利,然而,很多战士在战斗中牺牲了,英雄的热血洒在这片土地上。战争硝烟虽然熄灭,但英雄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在这里烙印。

  而位于江谷镇的江谷青云小学则有着独特的历史荣光。1938年10月12日,日寇在惠州大亚湾登陆以后,在短短十几天时间里攻占了广州和佛山等地,致使许多与父母走散的儿童、孤儿流落街头,死亡的难童不计其数。1941年,原籍顺德的南洋华侨商人、同盟会会员周之贞等社会贤达,冒险回国投身抗日救国,与韶关、顺德同乡会联手,决定以顺德青云文社的名义,挑选了虽然地处偏僻,但是有国民党军队把守,相对安全的广宁县第八区佛仔塘村(现四会市江谷镇佛仔塘村),建立了青云儿童教养院(青云小学前身),由周子贞兼任教养院院长,收养因战争失去父母,或与父母走散的难童。

  青云儿童教养院在敌占区顺德勒流设立了秘密收容站,派人四处搜寻流浪儿童,到农村挨家逐户将孤儿、难童带到收容站集中,分批雇船搭载孤儿、难童突破日寇封锁的西江,到达由国民党军队把守的高要永安(现鼎湖区永安镇)等地,辗转来到四会市江谷镇佛仔塘村青云儿童教养院。1941年至1945年,青云儿童教养院接收了难童共八百多人。

  1992年,校友周松、李强、陈大展、赵继祖等重游佛仔塘村,感慨万千。为追思周之贞等社会贤达的功绩、报答佛仔塘村乡亲的深情厚谊,集资在佛仔塘村前兴建了一座200平方米的平房,起名“青云儿童教养院纪念馆”。校友李伟强在2003年捐献1300多万元,在江谷镇兴建了按省一级标准建设的小学,命名为“青云小学”。

  农文旅特色小镇

  红色基因与民俗传承为江谷注入文化灵魂,而今这片土地正以“农文旅融合”为笔,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站在龙江河堤远眺,江谷镇的蜕变轨迹清晰可辨。曾经尘土飞扬的旧街古道,经系统性微改造后焕发新生:骑楼街古朴洁净,黄色渐变粉红色的外墙在古树掩映下春晖融融,满是江谷元素的广告牌整齐明亮,江谷新貌展现眼前。

  以前江谷市场路两边,摆卖的摊档和车子经常发生剐蹭。而现在,环顾四周,市场整洁,摊档有了固定的地方,前面空置的危楼拆除了,划出宽阔的摊位和停车位。从市场出来,沿着龙江河畔散步,河水清澈,游鱼翔底。街心小公园里设置太阳能充电板可为手机充电,随时就能体验“光伏+储能”技术带来的乡村生活革新。

  驱车来到一百四十多亩的江谷绿樱庄园,颜色各异的三角梅在春天怒放,让整个庄园春意盎然。坐上小火车,绕着花间、田间悠闲地晃悠,造型独特的民宿错落在花丛中,让人耳目一新。遥望云谷瀑布,背靠山清水秀的江谷水库,前面则是一大片三角梅花海。“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仿如置身仙境。

  江谷天然独特的气候,造就了与众不同的物产。大垌村、冼田村林地资源丰富,海拔较高,气候温和湿润,有着天然优势。翻山越岭,十亩金线莲种植示范园、百亩江林茶示范园、千亩江林山茶油示范园就在眼前,非常壮观。行走在江林茶园,春雾缭绕,茶园深处,楼台隐隐。而江林茶油则是乡愁的味道,它承载着游子许多记忆。

  文/陈海燕 图/四会市江谷镇供图

西江日报A08A08岭南水乡江谷:民俗传承和红色记忆 2025-04-30 2 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