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开门教育是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坚持开门教育,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评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党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影响着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和拥护程度。坚持“开门教育”,就要把学习教育作为密切联系群众的实际行动,通过扎根一线调研、接受群众监督,用心解决群众的堵点、痛点、难点,让学习教育成果落地生根。
开门搞调研,认真倾听群众心声。历史一再证明,人民是我们党的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只有将调研的根基深深扎进群众之中,才能真正取得“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实效,确保我们党永葆生机与活力,不断从群众中汲取前行的力量。党员干部要坚持开门深调研,坚定不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秉持“纳谏如流”、“闻过则喜”的姿态,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鼓励群众毫无保留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以群众视角观察工作生活中的作风形象和问题疏漏,在深入剖析、层层递进中找到解题的关键和密码,营造群众敢于批评、党员干部乐于接受批评的良好氛围。
开门听意见,坦诚接受群众监督。群众的监督评判是确保学习教育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的关键。对党风政风存在的问题,广大群众看得最清楚、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党员干部要坚持开门纳谏,畅通群众监督渠道,习惯在全方位、探照灯式的监督下生活和工作,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开展全过程检视,重点检视理论学习是否入脑入心、问题查摆是否见筋见骨、整改落实是否动真碰硬,把群众意见作为改进工作的明镜,在深查细照、自我革命中涵养革新动能。要聚焦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基层治理第一线、乡村振兴最前沿,在破解发展难题中彰显担当,在办好民生实事中践行初心,在应对风险挑战中淬炼本领,以看得见的变化赢得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评价,以驰而不息抓作风建设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开门见行动,主动邀请群众阅卷。学习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整改落实、推动发展、造福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直接反映出学习教育的成效。党员干部要做到开门见行动,将整改方案、整改措施、整改进度等向群众公开,主动接受群众评判,把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标尺,用问题整改的“透明度”提升民生答卷的“厚实度”。坚持标本兼治,在抓好具体问题整改的同时,更要注重举一反三,建立完善常态长效机制,通过制度创新堵漏洞、补短板、防反弹,用整改成效的实际成色赢得群众认可,让人民群众不仅看到作风转变的新气象,更真切体会到作风建设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单位:怀集县诗洞镇人民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