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林琳
从活力满满的产业园到炊烟袅袅的文旅带,一场沿着西江展开的深度嬗变正在高要区金利镇上演。这座肇庆制造业重镇在保留产业筋骨的同时,生长出充满温度的人文肌理。
作为“中国小五金之乡”,金利镇沿西江铺开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融合试验——政企共建的“爱群小院”让产业工人夜生活更精彩,空心村蜕变的“渔歌人家”唤醒沉睡的疍家文化,产城融合综合体君御海岸重塑人才引力场。这“三颗明珠”串起的“金色岸线”,正书写着“百千万工程”的金利实践。
“爱群小院”
成工友“精神充电站”
5月16日晚,金利镇爱群村内灯火通明,爱克太尔新材料公司的员工齐聚“爱群小院”,举办团建活动。烧烤架上,肉串嗞嗞作响;露天KTV中,歌声此起彼伏。远处,五金产业园内生产正酣,忙碌的景象与眼前的团建氛围相互映衬,勾勒出金利产城融合的新图景。
作为“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爱群村通过引入社会资本,盘活多处闲置荒地,打造出集围炉煮茶、主题餐吧、田园打卡于一体的“爱群小院”综合体。金利镇政府为项目提供道路拓宽等硬件改造支持,负责项目运营的专业策划公司则发挥资源优势,联动广佛肇上百家合作企业导入客源。试运营半年以来,“爱群小院”已经吸引超50家企业举办团建活动,接待游客上万人次。村集体通过场地租赁,年增收10万元,村民参与食材供应、保洁服务实现家门口就业。
据悉,针对周边超12万产业工人的休闲娱乐需求,“爱群小院”项目特别设置企业定制服务:烧烤区配备智能控温烤炉,餐吧开发五金主题菜品,夜间还增设露天电影和音乐演出。
“过去下班后感觉无处可去,现在小院成了我们的‘精神充电站’。”参与团建活动的工程师李先生对记者说。
眼下,“爱群小院”项目三期正在打造五金文化研学工坊。金利镇党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延伸“小院+”模式,串联滨江公园、海口社区、君御海岸等节点,构建15分钟文旅生活圈,为“制造业当家”注入人文温度。
空心村蝶变“渔歌人家”
夕阳西下,西江波光粼粼。金利镇海口社区沉寂多年的疍家老屋群中, 下转04版▲▲紧接01版
工人们正忙着修缮青砖瓦房。依托3600万元的文旅投资,这座户籍人口904人、常住仅200人的“空心村”正焕发出新生命力,朝着“年客流量百万级”的乡村会客厅转型。
作为西围涌入海口最后一座保留疍家文化的村落,海口社区曾因产业凋零陷入空心化困局,集体年收入主要依赖房屋出租和江鱼捕捞,斑驳的龙舟、务农工具、渔网等杂物在闲置院落内随意堆放。随着“渔歌人家”项目启动,这片土地正重拾生机:20栋疍家老宅将改造为“渔歌人家文创产业园”,废弃晒场则被规划成“西江故事墟”夜市。
“我们要让每块砖瓦都讲好疍家故事。”记者采访当天,海口社区党支部有关负责人正与居民协调沟通改造事宜,“社区居民都很支持这个项目,有的还主动拆除不符合规定的鸡圈等,让社区更加美丽。”
政企协同的创新模式激活了沉睡资源,金利镇政府通过农房风貌改造腾挪建设空间,引入社会资本建设运营“渔歌人家”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年增村集体收入200万元,创造200个就业岗位,扶持30个创业项目。疍家老渔民黄伯一边补织渔网一边感慨:“没想到捕了一辈子鱼,以后可能还能教游客怎么捕鱼。”
品质优居打造产城融合新标杆
作为金利高新区首个超大型城市综合体,自2022年10月开盘以来,君御海岸以高品质人居环境和产城融合新模式,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新引擎。数据显示,该项目两年半内多次获得肇庆市楼盘销售套数、面积、金额“三冠王”,超95%业主为金利本地居民,近半年更吸引15%-20%外出人员回流置业。
该项目依托金利大道东延线等交通优势,配建二甲医院、五金产业配套和18班国际标准幼儿园。业主唐先生是土生土长的金利人,项目甫一开售,他便在此购置了住宅。他告诉记者:“滨江公园、优质教育资源等配套逐步落地,让更多本地人选择留在家乡发展。”
项目开发商国信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项目第二期持续开发3000套住宅,目前已经开售,其特色是打造占地相当于11个标准足球场的园林景观。
承办高要区青少年绘画比赛、金利足协杯、万人徒步等文体活动,连续三年打造“518演唱会”等金利文化新名片,捐赠1000万元用于海口社区的活化改造……记者了解到,国信集团积极践行社会责任,持续推动高要区、金利镇文旅事业发展。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希望共同推动城市文化升级,而非单纯追求经营效益。”
目前,君御海岸正加速建设产城融合示范区,未来将联动金利五金、汽配等产业,助力肇庆“百千万工程”实施,打造粤港澳大湾区产城融合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