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的本质是城市功能、品质的优化提升,其价值在于激活空间的生命力、生产力。各地在规划阶段就应引入运营视角,以市场需求反推空间设计和产业布局,以收益测算倒逼成本控制,以可持续性评估前置规避“面子工程”,充分激活每一寸土地发展潜能,促进城市空间永续增值。
城市更新涉及政府、企业、居民等多方主体,仅靠行政力量单向推动,容易导致运营责任悬空、市场活力不足。市场化运营不是政府“甩包袱”,而是通过机制创新厘清权责、整合资源,保障空间供给、资金投入、产业导入的同频同步,最终实现利益共享。
具体来说,政府应从“大包大揽”转向“规则制定+资源整合”,通过特许经营、收益分成、产权置换等工具,吸引专业运营商深度参与城市更新;企业需从“工程承包商”转型为“城市运营商”,在商业逻辑中融入公共利益;居民需从“旁观者”转变为“共建者”,通过社区基金、空间入股等渠道共享发展红利。
——吴陆牧:激活每一寸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