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首次”背后的“年轻态”密码

2025年05月21日 西江日报

  西江日报记者 苏燕君 张苑卉

  5月17日至19日,第十八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以下简称“挑战杯”)在肇庆举行。全省161所高校的参赛学子齐聚肇庆学院,他们同台竞技,凭借硬核创新实力,生动诠释了“青年何为”的时代使命。

  作为推进青年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赛事,本届“挑战杯”延续往届规模大、影响力广特点的同时,还实现了三个“首次”:首次来到肇庆、首次校地合作办赛、首次举办地方专项赛。这些创新之举是赛事区域拓展的新尝试,也代表着主办方对肇庆教育、科技、人才综合发展实力的高度认可。

  青年与肇庆的“双向奔赴”为何能够实现?透过三个“首次”,我们深入探寻千年名城肇庆焕发“年轻态”的密码。

  “挑战杯”首次花落肇庆:

  “惠青生态”留住青年人才

  “挑战杯”为什么选择肇庆?

  这里有香港青年黄伟光团队研发的第六代脉冲整流器,以32段复合波脉冲技术打破国外垄断;有“95后”青年刘小婷打造的高要铁岗社区“屋顶咖啡”,用青年创意激活古村烟火;更有职业学院毕业生化身“数据标注员”,在小鹏汽车产业园用代码定义未来出行图景……厚植的科创沃土与重视青年人才发展、支持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惠青生态”,是这座城市被选择的关键。

  为吸引青年来肇生活、留肇就业创业,                       下转02版▲▲紧接01版

  肇庆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肇庆市全域创建青年发展型城市实施意见》《支持青年入县下乡就业及创新创业若干政策措施》等,将青年发展事业逐步从理念倡导转为实际政策,为写好“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文章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肇庆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正迈出坚实步伐。目前,走廊内19个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全速推进,总投资超160亿元,涵盖学校扩容提质、产学研平台升级、特色产业基地建设等,为大型学术赛事储备了深厚的人才基础,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肇庆还以“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为牵引,举行多场人才对接会,并提供就业补贴、创业补助等“真金白银”支持,让青年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

  肇庆还注重青年人才的业余休闲需求,以城市温度留住青年的心。赛事期间,肇庆举办系列精彩活动,非遗展演中端砚雕刻师指尖流转的匠心、裹蒸制作体验里飘溢的烟火气,让青年学子沉浸式感受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同时,肇庆精心规划多条精品研学游线路,漫步“鼎峰相见”路线,感悟生态之美;循着“摘星夺魁”轨迹,探寻自然奥秘;踏上“砚遇宋城”之旅,触摸历史脉络;沿着“肇梦向新”方向,感受城市发展脉搏。

  肇庆还以“硬核福利”展现留才诚意——应届毕业生凭学生证即可免费畅游5A级景区星湖旅游景区。这不仅是文旅惠民的暖心之举,也充分展示肇庆诚邀广大青年关注肇庆、畅游肇庆、留在肇庆的深情厚谊。

  首次校地合作办赛:

  推动协同育人结硕果

  翻看本届“挑战杯”的赛事组织阵容,肇庆市人民政府是特别支持单位,承办单位则是肇庆学院。这是“挑战杯”首次校地合作办赛,究其根本,是主办方对肇庆城市科创生态塑造的认可和对地方高校双创育人的信任。

  近年来,肇庆坚持深耕教育、科技、人才领域,全力推进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建设,培育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的优质生态圈。这也为“挑战杯”落地肇庆夯实了基础。作为赛事承办单位,肇庆学院不仅拥有丰富的赛事组织经验和完善的校园设施,还扎根肇庆、融入湾区、服务广东,坚持将双创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努力打造湾区西岸人才培养高地和科创新极,培养了一批批敢闯会闯的青年创新人才,为校地合作办赛提供了有力保障。

  本届赛事,肇庆学院投入超过800支队伍备战,覆盖学校多个学院和专业。跨学科融合,让参赛团队碰撞出更多创新火花,结出更丰硕成果。肇庆学院团委相关负责人说,学校的参赛项目均紧扣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等主题展开,当中不少项目着眼地方发展实际,有望为肇庆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绿美生态建设等提供更多元化的解题思路、注入更强力的创新动能。

  校地合作办赛的创新实践,不仅提升了赛事的产学研融合度,更为肇庆打造校地协同育人新格局,为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产的良性循环提供了新的助力。

  首次举办地方专项赛:发挥

  青春智慧服务“百千万工程”

  青年是最富有创新创造活力的群体,“百千万工程”的实施需要青春力量的加入。本届“挑战杯”首次增设肇庆“百千万工程”专项赛,为广大青年深度观察“百千万工程”、加深对肇庆城乡发展的了解认识打开一扇大门,更为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

  专项赛选出七个体现肇庆“百千万工程”特色的典型镇村点位作为“考题”,由全省高校学子“揭榜作答”,以青年学子的创意活力、青春智慧为乡村振兴出谋划策。相关“考题”涵盖城市发展、产业发展、乡村风貌提升、乡村振兴、历史文化保护与活化等方面。团肇庆市委相关负责人说:“创设专项赛,是肇庆为青年人才敞开的温暖怀抱。”

  今年3月以来,专项赛共吸引全省2971支团队、上万名师生参加。他们奔赴端州区城东街道文明路、鼎湖区坑口街道苏村社区小?村、鼎湖区凤凰镇主街、高要区白土镇白联社区坑尾村、四会市地豆镇、广宁县古水镇古水社区等地,实地开展采风调研。其间,各团队以“集中讲解+分散采风”的形式,深度了解各点位的自然资源禀赋、历史文化底蕴、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百千万工程”实施成效,并与当地政府部门、基层干部深谈,收集一手资料、激发创新灵感,最终形成了近3000份规划和运营方案。

  华南理工大学学生团队以“自然博物,梨木连城”为主题,设计一场融生态保护、文化传承与城市更新于一体的景观升级工程,让端州区城东街道文明路这条“最贵街道”迸发新光彩;肇庆学院“苏鳞焕巷·珩青叠新”项目团队采取“生态重塑+新旧缝合”策略,创新提出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农耕体验、康养研学的“农文旅康”四产融合模式,推动古村落小?村焕发新活力;广州美术学院“豆地·主场”项目团队以乡村美学思维,赋予四会市地豆镇旧电影院“新貌”,为地豆镇打造充满活力的文化新引擎……专项赛的每一个作品,都将城乡美学理念深度融入城乡规划设计中,为肇庆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动典型镇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更多参考思路。

  决赛落幕,专项赛为肇庆城乡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仍将持续。七支特等奖团队带着创意,与典型镇村签署成果采用合作意向。不久的将来,属于青年人的创新和想象,将为肇庆城乡发展画卷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参与了地豆镇旧电影院规划设计的广州美术学院团队学生说:“能将设计转化为服务地方的现实成果,这种感觉真的很‘酷’!”

西江日报A02A02三个“首次”背后的“年轻态”密码 2025-05-21 2 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