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讲故事的智能玩偶,到可情感交互的陪伴机器人,AI玩具市场正迎来爆发式增长。然而,当孩子们兴高采烈地与这些“智能伙伴”亲密互动时,可能正不知不觉地暴露着自己的隐私信息。
面对这一新兴领域的隐私风险,仅靠家长的个人警惕远远不够,只有未雨绸缪,为AI玩具构建系统性的防护机制,才有望筑起一道严密的隐私“防火墙”。
从监管层面看,应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AI玩具在数据收集、存储、使用、传输等各个环节的规范,坚持“最小化”原则,非必要不开放权限、不采集敏感信息,并规定相关数据的存储期限和销毁机制。行业协会可牵头制定技术规范,要求厂商采用端到端加密、本地化数据处理等技术,并设立独立的数据安全审计机制。产品设计方面,则应赋予家长可控权。
——江德斌:给AI玩具设一道隐私“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