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口袋公园”打造城市温度“新名片”

2025年06月16日 西江日报

  据《西江日报》报道,近年来,肇庆以“见缝插绿”的巧思,在城市的边角地、桥下空间、闲置地块上精心打造了一批特色鲜明的口袋公园,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逐渐从愿景变为现实。这些面积不大却功能丰富的城市“微空间”,如繁星点缀其间,不仅是扮靓城市颜值的“点睛之笔”,更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重要载体。

  家门口的“口袋公园”持续上新、随处可见,让市民游客多了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的好去处,而且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质和人文“颜值”。

  在肇庆,有把“峡砚清风”“江楼浩气”“牌坊夜韵”等肇庆八景融入公园的,有以金融、体育、爱情等为主题的,一个个风格迥异、各具特色的“口袋公园”,彰显出城市“处处是诗意”的方寸之美。把公园装进“口袋”亦是精细活,要秉持工匠精神、下足绣花功夫,深入挖掘并运用历史文化元素、国潮时尚因子,既将山水草木、传统文化与城市相融相生,也把古桥、古建筑、古城墙等结合起来,通过空间织补、功能植入、活力营造,全力实现“一园一景致”“一园一特色”。

  ——知新

  城市治理需要宏大叙事,也需要细微关怀。口袋公园虽小,但一边连着党和政府,一边连着群众,是党和政府对群众的关心关爱,是群众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福祉。相较于大公园的设施齐全、功能多样,口袋公园更像是城市绿化与公园系统的有益补充,让群众在转角遇见美、在家门口便能放松身心,为城市生活增添了一抹抹灵动的绿意和温暖的关怀。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致广大而尽精微”中落地见效。口袋公园不可“一建了之”,让口袋公园得到可持续的管理维护,从“增绿”变“常绿”,是各地必须面对的治理课题。城市管理部门要杜绝重建设、轻管理的思维,加强日常的管养维护,常态化做好环境卫生保洁和设施维护工作,通过精细化管理让口袋公园真正能够成为“持久保鲜”的高品质休憩空间。这既是政之所需,也是民之所盼。要探索建立“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建设管理机制,引导市民参与公园选址、设计、建设和养护管理,鼓励社会力量和市民共同维护“口袋公园”这一共享空间,形成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以实际行动维护家门口的公园。

  ——西洲

西江日报A02A02以“口袋公园”打造城市温度“新名片” 2025-06-16 2 2025年06月1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