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肉桂文创研发者李昭龙

让肉桂变身文旅“香牌”

2025年06月17日 西江日报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近日,德庆县福悦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昭龙,因带领团队以德庆肉桂为主要材料,开发出肉桂挂件、肉桂摆件等文创产品而广为人知。作为土生土长的德庆人,他从小便与肉桂结下不解之缘。

  小时候,李昭龙家里的收入来源主要靠销售德庆肉桂、巴戟等农产品。读小学时,他十分渴望拥有一辆自行车,父母知道后便说多帮家里干活,争取肉桂收成后买自行车。于是在那一年的肉桂采收时节,李昭龙拿起小锤子锤打桂枝来取桂皮,最终依靠自己的辛勤付出收获到一辆自行车。

  长大后,李昭龙从事农副产品行业,以种植和加工德庆巴戟、德庆肉桂、德庆何首乌、德庆贡柑、德庆广佛手等农产品为主。对于肉桂产业,他发现当前基本都是以出售肉桂原材料为主,产品层次低,附加值不高,没有真正把德庆肉桂的精髓挖掘出来。

  如何让肉桂成为百姓日常起居所用的物品?这是李昭龙一直思考的事情。2020年,他接触了中医中药香囊制作,发现香囊材料中很多都会含有肉桂,查找药典后发现,肉桂有祛风、辟寒、活血之效,兼具驱蚊防虫功能。

  受德庆龙母文化影响,李昭龙结合肉桂本身的独特香味,在传统合香技艺上寻求突破,将肉桂原材料制作成更精致、可随身携带的肉桂挂件,或做成摆件放在家里或办公室。

  开发肉桂文创时,李昭龙遇到不少困难。肉桂的黏合性没有其他产品那么高,对水分、温度的控制十分严格。产品晾干后经常会出现色泽暗淡、变形松散、气味过浓等问题。

  李昭龙只有四处求学,到贵州、福建参观香牌工厂制作香牌的过程,一边和工厂负责人谈合作,一边学习制作流程。为保留肉桂的原始香味,他把肉桂身上的所有东西都拿来研发,仅桂皮的试验就消耗了2000多斤桂皮,桂枝、桂叶更是不计其数。通过不断改进工艺和优化工序,李昭龙花了一年多时间,终于成功制作出比较理想的肉桂挂件、肉桂摆件等文创产品。

  2024年,李昭龙创办福悦农业公司,计划进一步深加工德庆农副产品,延长特色农产品产业链。“很多外地游客不相信这些文创是德庆自产自销的肉桂加工产品。”李昭龙说,他计划在悦城龙母庙及周边设立销售点,以文创产品打开市场销路,覆盖周边景区、网店、直播销售平台等。

  目前,李昭龙公司团队研发了10个“龙母贡”肉桂文创系列,并制成3000多件成品。未来,他将带领公司,针对市场消费者反馈情况进一步改进产品质量,丰富品类,研究开发出更多受市场青睐的肉桂深加工产品。

西江日报A06A06让肉桂变身文旅“香牌” 2025-06-17 2 2025年06月17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