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林下结出更多“金果子”□ 纸 鸢

2025年07月08日 西江日报

  据《西江日报》报道,在封开县南丰镇万亩灵芝谷基地,一株株仿野生种植的灵芝长势良好、丰收在望,预计今年可收获优质有机灵芝60000公斤,总产值约3000万元。目前该基地已逐步构建起涵盖产品研发、加工和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开发了灵芝面条、灵芝茶、灵芝酒等产品,带动近千人就业,助力每户年均增收3万多元。

  林下经济是山区林区重要的绿色富民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既为农民拓宽了收入来源,也可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增强林业发展活力,正是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有力践行。封开县南丰镇依托林业资源发展林下灵芝特色产业,并逐步延伸农产品精细加工产业链,有效带动附近农民就业,充分展现了林下经济在激活乡村资源价值、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方面的强劲动能。

  林地资源不再只是木材原料的输出载体,还成为多层次、多维度的价值源头。从生态涵养到碳汇功能,从景观美学到林下特色产业,林地资源正以多元化的价值形态丰富着现代林业的发展内涵。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生态屏障,肇庆森林覆盖率超过70%,发展林下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巨大的区位优势和坚实的产业基础。唤醒更多沉睡林地,努力把“绿色颜值”转化为“生态价值”,必将为“百千万工程”和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探索出更具实效性的肇庆路径。

  林下经济是“不砍树能致富”的绿色朝阳产业,实现了“富”与“美”的结合与双赢。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必须把握好“有所为与有所不为”的尺度,在努力平衡好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算好“经济账”。无论是发展林下种养产业,还是探索林文旅融合模式,都应认真思考“种什么、养什么、种在哪里”等现实问题,需要结合当地的水土和气候条件,谋定而后动。要结合当地实际,积极推动生态资源变资产,开发更多生态富民的新路子,通过政策引导、典型带路等方式,稳步发展林下产业,让森林资源长出“金叶子”、结出“金果子”。同时,做好产业发展规划,注重产品差异化竞争,以工业化思维发展林下产业,从单一的粗放型种养向精深加工、市场营销、品牌建设拓展,持续创造收益,避免“一哄而上、一哄而散”。

  发展林下经济绝非简单地“向林地要饭吃”或“靠山吃山”,而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新形态。可积极探索“林下空间确权流转”机制,进一步明确林地经营利用范围,放活林地经营权,让更多林下空间“活起来”。同时也要看到,肇庆林下经济发展面临产业链条较短、精深加工不足、品牌建设薄弱、综合效益有待提升等挑战。要注重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建立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为林农和相关企业解决技术问题,通过开发新产品、拓展新服务、打造新体验开辟林下经济新市场,扩大林下经济发展规模,延伸林下经济产业链条,增加林下经济产品供给。要善于运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深度挖掘本土林下产业在发展历史、传统文化等方面的内涵,打造兼具地域辨识度与市场影响力的品牌形象,提升品牌溢价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西江日报A02A02让林下结出更多“金果子”□ 纸 鸢 2025-07-08 2 2025年07月08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