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通讯员 罗孝武
2020年,肇庆公安交警紧跟公安部交通管理改革步伐,正式推行“学法减分”政策,旨在通过创新举措,激励机动车驾驶人主动学习交通安全知识,降低交通违法行为发生率,提升城市交通文明水平。如今,5年时间已过,记者从肇庆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获悉,有86万人次申请“学法减分”,其中32万人获得减分。
据悉,“学法减分”政策允许符合条件的机动车驾驶人,通过参加公安交管部门组织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学习考试,减免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记分,每个记分周期内累计最高可减免6分。
市交警支队执法监督科二级警长陈颖光告诉记者,政策推行初期主要面临如何让广大驾驶人知晓并理解政策的问题。为此,肇庆交警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开展宣传工作。线上,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官方网站、交管12123APP等渠道,发布详细的政策解读和操作指南;线下,在车管所、交通违法处理窗口、驾校等地,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咨询点,为驾驶人答疑解惑。
自“学法减分”政策实施以来,肇庆市驾驶人参与人数呈现逐年递增的态势。据统计,政策推行首年,全市仅有439人成功通过考试减分,2022年新增至2.2万人,2023年达到6万人,2024年达14万人,今年上半年已有9万多人通过。随着宣传推广的深入以及驾驶人对政策的认可度不断提高,参与人数逐年大幅增长。截至目前,累计参与学法考试的人数已突破86万,通过考试减分的人数超过32万人。
“学法减分的目的是提升驾驶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因此在设置考试内容和考试机制上非常严格。”陈颖光告诉记者,驾驶人在“交管12123”APP平台上进行学习,学习过程中不断进行人脸识别防止舞弊,学满30分钟以上才有机会考试一次。如果考试不通过,还有两次机会,同样要先学满30分钟以上才能参加考试,确保学习效果,所学内容全面且实用。
陈颖光分析,成功通过“学法减分”的人数占参与人数三成多,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考试不合格;一个周期内减分不能超过6分;名下有安全技术检验超过有效期或未按规定办理注销登记机动车等。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明确了黑名单管理。机动车驾驶人在学法减分过程中存在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等情形的,将取消本次学法减分的成绩,同时3个记分周期内,不再允许违规机动车驾驶人参加学法减分,该驾驶人将被列入互联网服务平台黑名单,三年内不得通过该平台及自助机办理公安交管业务,同时公安机关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学法减分’政策真的很便民,通过学习交通安全知识不仅能减分,减轻自己的压力,还能从中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减少不必要的违法。”新手司机梁先生告诉记者,多年前已考取了驾驶证,今年才买车开车,有些交通知识不熟悉,导致违法扣分,幸好有“学法减分”政策,让他及时学习填补被忽略的交通安全知识。
陈颖光表示,参与过“学法减分”的驾驶人在交通法规知晓率、安全驾驶行为习惯养成等方面,均有明显提升。近年来,肇庆市交通违法行为呈下降趋势,通过提升驾驶人素质,从源头上减少了交通事故的发生,为市民的出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