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末,广宁古水河沿岸就会迎来不少游客。徒步爱好者们沿着碧道前行,穿梭两岸竹林青翠,领略农舍白墙灰瓦,宛如走进水墨画。
“三年前这里还是杂乱的荒滩,现在成了网红打卡点。”来自佛山的游客陈女士举着手机拍摄,“刚才吃了广宁云吞和古水烧肉,还买了竹编手工艺品,这里真是好吃又好玩,我下次要带全家来。”
广宁县古水镇的蝶变,始于“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建设。三年来,古水镇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按照“1+4+7+9+N”的建设思路,实现镇村面貌华丽蝶变。
这样的变化正在广宁全域上演。坐落于横山镇罗锅村的全省首个EOD模式农村生活污水驿站里,污水经过处理变成清水,顺着管道流入稻田;潭布镇采取“强村公司+乡村工匠”模式改造农房,让1万多栋农房穿上“新衣裳”,成本降低30%;宾亨镇缤纷公园曾经是片荒地,如今成了集文化旅游、观光休闲、体育健身于一体的生态公园,俨然是宾亨镇的“绿美名片”。
“以前村里污水横流,现在污水管网都藏于地下,家家户户房前屋后都种满了花。”罗锅村村民梁婶领着记者参观她家的“美丽庭院”,院角的竹篱笆上爬满牵牛花,“去年村里搞文旅集市,我靠卖农特产品赚了2000多元,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生态好了,村貌美了,还带来了“绿色财富”。广宁县13个镇109个村林业碳汇碳普惠项目通过省审批,14.6万吨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竞价交易额创全省近两年新高,为村集体增收53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