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名鹅育产业 政策扶持富乡邻

高要黑鬃鹅振翅腾飞正当时

2025年07月10日 西江日报

成年的高要黑鬃鹅肉鹅,因肉质鲜嫩甘香,广受食客欢迎。

  近年来,高要区大力发展种鹅和肉鹅养殖业,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特别是高要黑鬃鹅,这个具有当地标签的特色鹅种,在高要养殖历史已有百年,因为初期主要分布在宋隆河流域,故其也称“宋隆河黑鬃鹅”。

  2024年,高要区共有鹅场2358家,总存栏637.82万羽。高要黑鬃鹅养殖主要分布在该区的蚬岗镇、金利镇、回龙镇、白诸镇等地,其中蚬岗养殖存栏285多万羽,是高要黑鬃鹅养殖的主力镇。最近,《高要黑鬃鹅饲养管理技术规范》等多项地方标准已形成制订,目前正在肇庆市政府网站公示。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历史悠久品质好 百年养出“黑鬃鹅”

  在高要区各镇的大小鹅场,只要到了投喂时间,可谓群鹅翻腾,叫声震天,热闹非凡。这当中,高要黑鬃鹅格外引人注目。

  这个被当地喻为“高要自己的鹅”的高要黑鬃鹅,体型适中,头、嘴、脚皆乌黑色,头大颈粗、胸高,是广东省四大名鹅之一,被列入广东省及国家级优良家禽品种,并注册“宋隆河黑鬃鹅”商标。

  “纯种的高要黑鬃鹅的羽呈黑鬃色,从头顶部至背部有一条黑色鬃状羽毛带。”高要区蚬岗镇养殖户李振润告诉记者,大约在100年前,高要已经开始养殖黑鬃鹅,由于该鹅饲养简单,耐粗饲,觅食能力强,成活率高,肥育效果好,很多村民都愿意养殖,“可能和高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关,以及所喂的草料、稻谷玉米等健康食物,烹饪出来的鹅肉鲜嫩甘香,回味无穷,后来逐渐形成了高要黑鬃鹅,其名沿用至今,是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烹饪烧鹅的上乘原料,也是出口港澳和东南亚的主要鹅种。”

  在高要区养鹅集中地之一的蚬岗镇蚬一村,村里还建起了鹅文化展示馆,墙上整齐贴着当地养鹅的发展历程,馆内摆放着旧时村民用来孵鹅蛋的简陋工具和老式孵化机。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如今当地养殖户几乎都有全自动孵化机,鹅蛋孵化全面实现机械化,大大提高了孵化率,也使得鹅苗质量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前景明朗成产业 千家鹅场千万鹅

  “几乎每天都有买卖。前两天刚卖了几千羽成年鹅,同时又进了一批鹅苗,鹅场要保持一定的存栏量。”昨日上午,高要区海盛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邓建康向记者介绍,他的鹅场主要养殖高要黑鬃鹅,由20多年前的数百只,发展到如今的数万只,成为高要区高要黑鬃鹅的养殖大户,“发展前景好,以后还会扩大养殖规模。”

  该公司目前养殖高要黑鬃鹅肉鹅达数万羽,聘请20多位工人常驻鹅场,负责它们的起居饮食。“每年销售量达数十万只,产品主要销往香港和省内外。”邓建康介绍,目前批发价每斤约12元,价钱一比天比一天好,让他对扩大养殖规模更有信心。

  肉鹅需求量大,离不开鹅苗的供应。“上一批的鹅苗已卖完,下一批要等4天后。”7月8日,在高要区蚬岗镇蚬三村英姿农业公司的高要黑鬃鹅种鹅场,公司负责人李润平和工人正忙着捡鹅蛋,将一只只大如成年人拳头的鹅蛋收入篓中,随后搬入温室,做孵化前的准备工作。

  在温室旁边的一个孵化机里,存放着数百枚鹅蛋,再过一段时间,将完成从蛋到鲜活小生命的蜕变。“最近鹅苗价钱稳中有升,只要孵出来就有人来买,行情看好。”他笑着对记者说。

  在温室外,近万只高要黑鬃鹅种鹅在鱼塘上追逐嬉戏,一片欢腾。“每1000只母鹅约配170只公鹅,每只母鹅年产蛋约30枚。”李润平告诉记者,近年来,养殖户在当地政府的技术支持下,研究繁育出反季节鹅,与传统的肉鹅错峰上市,售价更高,人们品尝高要黑鬃鹅不必再等季节,一年四季都可满足口味。

  去年,高要区共有鹅场2358家,总存栏637.82万羽,其中,肉鹅存栏414.74万羽,种鹅存栏223.08万羽,肉鹅年出栏量2752.36万羽,培育鹅苗5130.84万羽。

  政府重视举措多 资金帮扶贷款优

  高要黑鬃鹅从产蛋、孵化到养殖、销售,在高要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这背后离不开高要各级政府的政策扶持。特别是养殖高要黑鬃鹅最集中的蚬岗镇,目前是全省最大的鹅类养殖专业镇,2020年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鹅类养殖专业镇”,镇内多条村子的养殖场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评为“一村一品”项目。

  记者从蚬岗镇了解到,该镇将打造高要黑鬃鹅“粤字号”品牌,纳入今年“六个一”重点工作,培育壮大鹅产业成为特色主导产业。

  通过多年养殖,如今形成了一批自发性的养殖标准,培育出了一批老师傅和“鹅司令”,通过传帮带学、代代传承,推动了鹅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至2023年底,蚬岗镇共有养殖场612个,现代化养殖大棚近5000间,养殖面积12000多亩,年产值20亿元以上。

  近年来,蚬岗镇从人才培育、资金扶持和服务配套等方面多维发力,助力鹅产业做大做强。如镇政府联同农业农村、畜牧兽医等部门定期举办养殖技能培训,引进和培育一批真正扎根乡村、发展乡村现代农业的红色“土专家”“领头雁”。

  在资金扶持项目带动上,蚬岗镇近年来培育、扶持约200名党员、退役军人、妇女养殖户申领各类创业贴息贷款,为其发放贴息贷款900多万元。

西江日报A06A07高要黑鬃鹅振翅腾飞正当时 2025-07-10 2 2025年07月1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