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40%。民营企业是创新发展主力军,民营企业的蓬勃发展,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有力的技术人才支撑。
近年来,一些地区因地制宜出台系列支持性举措,努力提升民营企业技术人才竞争力。例如,山东省在全国率先实行专精特新企业职称申报“举荐制”,优秀工程科技人才不受学历资历限制,经企业董事长或技术带头人署名举荐,可直接申报高级职称。苏州市授予重点企业市级人才计划自主认定权,引进符合条件的高端人才,无需评审可直接认定,等等。也要看到,当前对民营企业技术人才的支持保障还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各类人才项目的支持对象主要是高校院所科研人员,对民营企业优秀技术人才的政策支持有所欠缺;面向民营企业技术人才的激励表彰偏弱;等等。鉴于此,要多措并举,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技术人才发展的支持。
加大民营企业技术人才支持力度。支持龙头企业投入建设世界一流技术机构、前沿研发平台,牵头或参与国家科技攻关任务。提高民营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支持其牵头举办职业院所和职业教育联盟。支持有条件的民营企业承接职称评审工作,向头部民营企业下放高级职称评审权。在重大人才评选表彰中增加民营企业领军人才占比,赋予民营科技领军人才更多国家科技规划、科技评估参与权、话语权。
畅通优秀人才交流通道,加强人才安全保障与服务。改革高校院所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和人才评价机制,打通企业高层次创新人才,特别是头部民营企业一流科技人才到高校及科研院所任职任教的通道。出台激励政策,引导高校院所专家教授为企业包括民营企业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开展面向新质生产力的实质性产学研合作。在积分落户、购房租房、医疗保障、子女教育等方面,为民营企业提供一视同仁、全方位的人才服务保障。健全政府和民营企业家、高层次人才定期沟通机制。将服务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纳入政府人才工作考核指标。
构建支持民营企业技术人才发展的社会氛围。加强对典型民营企业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创新事例的宣传,支持民营企业采取更加灵活有效的方式,吸引高校毕业生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发展。推动各地优化政府营智环境和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建立各类民营企业和一线科技创新人才自由涌现、脱颖而出的公平公正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