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宁县五和镇庄源村,村民搭建简易竹棚种植竹荪。

村民在采收竹荪蛋。

竹荪蛋。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竹荪见多了,但竹荪蛋你见过吗?因其处于竹荪的胚胎期,营养价值最高,被誉为“真菌皇后”。在广宁县五和镇庄源村,竹荪蛋不只长在竹林下,还可以长在肉桂林下,甚至房前屋后、田地里,成为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好副业。
“肉桂林下种植的竹荪蛋上市了,营养丰富,欢迎订购。”近日,庄源村村委委员周水华忙个不停,宣传家乡特产、采收、打包、发货……他告诉记者,每天都有富硒竹荪蛋采收,收益十分可观。
庄源村与高要区乐城镇接壤,群山叠翠,修竹婆娑,山林面积达2万多亩,漫山遍野都种植了肉桂和竹林。盛夏时节,山里的天气一时一个样,凝聚的水汽,时不时来场阵雨,这也成为了食用菌的天然“产床”。“竹荪喜高温高湿的环境,这里非常适合种植。”周水华说道。
小雨刚过,周水华和种植户谢水华带上盒子来到山边采摘竹荪蛋。“哇,你看,一个个竹荪蛋冒出来了,还挺大个的。”周水华拨开散落在地的落叶,一个个竹荪蛋露出“真容”,圆滚滚的,拨开“外衣”,里面胶质物充盈,“营养都在这里了,是煲汤的绝佳美食,入口清香嫩脆,十分美味。”
为了发展乡村产业,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在广宁县工业和信息化局的指导下,佛山市顺德区勒流街道驻五和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肇庆学院驻五和镇特派员深入了解产业和技术需求,确定了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开展食用菌种植,并发挥肇庆学院富硒技术优势,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食用菌种植,创新开展了富硒食用菌产业。
记者发现,富硒竹荪与传统的竹林下生长不同的是,在庄源村,富硒竹荪还长在肉桂林下,房前屋后的小空地里,田地里。“这里气候适宜,只要做好遮光,以及温湿度控制,就能种出竹荪蛋。”周水华告诉记者,种植富硒竹荪投入成本低,菌料来自竹叶、玉米芯、木薯干、秸秆、竹糠等,材料来源广且成本低,但产出高,采收期长,每天都可采收。预估亩产可达2000斤,市场价30元/斤,批发价20元/斤,收益十分可观。
据悉,富硒竹荪是在食用菌菌料准备过程中,加入肇庆学院自主研发的有机富硒营养液,种植出富硒食用菌。有机富硒技术不仅提高食用菌品质,改善食用菌口感,而且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在庄源村典型村的带动下,五和镇江布村等村也学起了种植食用菌。目前,庄源村和江布村已有30多户村民参与食用菌示范种植。
五和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食用菌具有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不与地争肥、不与农争时、不与其他产业争资源的“五不争”优势。是“小蘑菇,大产业”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新路子。食用菌产业具有点草成金,化害为利,变废为宝的产业特点,其生产成本低,效益高。五和镇有大量可利用的食用菌材料,既降低成本又保护生态环境,更有望成为五和镇富民兴村的“钱途”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