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市江谷镇全力推进典型镇村建设

镇村改造保留“乡土味”挖掘“小心思”

2025年08月01日 西江日报

圩镇中心因地制宜建设小公园。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摄

  西江日报记者 杨丽娟

  在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浪潮中,出现了不少千篇一律的乡镇升级改造场景。而四会市江谷镇精心雕琢的“乡土风貌”,却显得别具一格,既保留了“乡土味”,又以“小心思”的点缀,让城乡风貌变得清新灵动,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走进江谷镇,圩镇的道路整洁干净,店铺摆卖井然有序,初看街道的商铺外立面和招牌平平无奇,但细看却惊喜地发现,每家店铺的招牌字体各有特色,房屋外立面的颜色协调柔和,还增加了淡蓝色图案点缀,连空调外挂机的保护罩都有江谷的Logo标志,巧妙地融入了江谷的风貌特色,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

  在圩镇主街的中心,一个设计独特的口袋公园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不少群众在公园休憩。公园虽小,却构思精巧,中间蜿蜒的步道如“江”河形态,两侧绿化如稻“谷”形状,步道两旁设有休闲座椅,自带了光伏无线充电功能,现代感与科技感十足,解决了群众出门时手机没电的困扰。

  “之前,这里是一些老旧建筑,在征得群众同意后,改造成了圩镇公园,群众对改造的效果非常满意。”该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圩镇的变化,集思广益,由干部和群众共同精心设计出来的。”

  移步圩镇客厅,这里原来是江谷剧院,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下,设置了不同的功能分区,大门两侧是农产品展示区、文创产品展示区、特色茶饮区。进入客厅,映入眼帘的是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成果展示、产业特色、活动剪影、人才乡贤榜等。二层阁楼,则设计成了时光廊道,展示了江谷镇的历史沿革、大事件,陈列了群众捐赠的珍贵历史物件,满满都是乡愁。

  记者发现,江谷的典型镇村建设既注重“颜值”,更注重“内涵”。据介绍,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江谷镇重点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方面,是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积极发动群众参与。从房屋选什么颜色、到招牌选什么字体、再到集体土地如何规划,全部都有征求群众的意见。所以,江谷群众的参与度、配合度都比较高、比较好。

  另一方面,充分挖掘江谷元素,让项目更加具有江谷的特色。巧妙地把“江、谷、花、乡”四种元素都融入到整个江谷。比如房屋的颜色,融入了稻谷成熟的黄和三角梅绽放的红;地标的颜色,融入了江河清澈的蓝;客厅的照片墙,融入了稻谷丰收的形;公园的步道,融入了江河蜿蜒的美;典型村的房屋,保留了青砖房的古。这些巧妙的设计,让江谷的景观独具特色,彰显出浓厚的乡土风情。

  接下来,江谷镇将进一步推动典型镇村项目发展。计划在现有项目中适当添加网红打卡元素,并将其与绿樱庄园、清心雅园、童梦马场、江林茶叶等特色资源有机结合,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发展农文旅产业,为镇村经济注入新活力。

西江日报A06A06镇村改造保留“乡土味”挖掘“小心思” 2025-08-01 2 2025年08月0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