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益田”认领家庭在参与收割。 受访者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洪升 钟新旺
7月22日,驻广宁洲仔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成员单位之一、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发起的“我在洲仔有亩田”项目在洲仔镇正式启动。活动以“科技赋能农田、公益反哺乡村”为主题,通过“认耕经济+农旅融合+教育帮扶”的创新模式,为撂荒地复耕、集体增收、城乡资源互通注入新动能。
目前,该项目首期6亩撂荒地已由社会力量认领,12个认领家庭代表已与务水村委共同签订耕地认领协议书,标志着“科技+公益+农旅”融合的乡村振兴新模式正式落地。
认领“一亩田”种植水稻,可以帮助解决农村耕地弃耕抛荒问题,又可以让生态种植推广到大湾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派驻务水村第一书记洪升说,“依托学校的技术与资源优势,通过发动教职工、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带动了村集体和农户增收,同时为城市家庭提供农耕体验场景,同步通过公益助学反哺教育。”
签约仪式后,认领家庭代表前往位于务水村佛仔坪的耕地,实地查看认领耕地的位置及水稻长势情况,并在田间认真听取农户有关水稻育秧、播种、管护、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介绍,并在认领田地进行水稻插秧、收割稻谷以及人工打谷等体验活动。
据了解,该项目创新构建“认耕经济+公益反哺”双循环机制,推出“1+1公益田”,每亩田资助1名困境学生。”
田主代表姜国盛说,“1+1公益田”非常有意义,最开始被“每亩田资助1名困境学生+书信互动”机制所触动。我们入户走访了困境儿童家庭,因家庭支柱丧失劳动能力,经济条件困难,但孩子积极上进,我想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守护乡土希望,因为这个项目让农产品从“饱腹商品”升维为“情感载体”。
广东省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育发展基金会负责人、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女工委主任谢映秋介绍,“土地长出的不应只是粮食,更应是希望。项目公益金将定向支持洲仔镇留守儿童,逐步实现荒地有人种,孩子有人帮,每一亩田的认领,都在为乡村孩子的未来铺路。”
而为了让认领农田更好地生长,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热带农林学院刘文博士在务水村成立了博士田间工作站,针对稻瘟病、纹枯病、稻飞虱等华南高发病害,定制“以虫治虫+中草药制剂”绿色防控方案,开发生物农药替代化学药剂,保障稻米零农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