晒背、赤脚走烫地有益健康吗?

中医为你揭秘科学养生

2025年08月06日 西江日报

  西江日报记者 杨永新 通讯员 陈思宇

  肇庆市民夏女士发现,每天上午,邻居的一个同龄人都喜欢在阳台对着手机视频解说晒背,一晒就是半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或在正午晒得发烫的地面赤脚行走,称“这是养生”,可排除体内寒湿气,增加阳气。夏女士也想尝试,但不知道这种方式是否可行,于是来到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咨询该院的中医科主治医师王俊雄。

  王医生严肃地告诉夏女士,切勿迷信网上不科学的养生方式,不但不健康,还对身体造成危害。他举例,最近佛山一位女士为减肥连续9天在正午晒背2小时,导致肌酸激酶飙升至10万单位(正常上限200单位),引发高渗性脱水和肾损伤。

  “不科学的晒背还造成心血管负担,年老或高血压患者暴晒后大量出汗,可能引发心肌缺血、血压骤升。此外,紫外线长期直射可能诱发光老化、皮肤癌,而体温超过40℃时可能引发热射病。”王医生如是说。

  在王医生看来,中医理论中,晒背适合“阳虚体质”人群(主要表现为畏寒、手足冷),而“阴虚火旺”“湿热体质”者晒背会加重内热,出现咽痛、便秘、心烦、口干等症状。而“赤脚走烫地”并无中医依据,反可能烫伤足部皮肤或刺激穴位引发不适。

  据《黄帝内经》记载:“汗为心之液”“夺血者无汗”,过度出汗耗伤津液、阳气,就像太阳猛烈把泥土都烤干了,失去了生命力,自然就种不出作物了。

  那怎样晒背才科学?王医生提醒:晒背仅适合寒性体质,且需避开禁忌人群如高血压、糖尿病、光敏性疾病患者,以及孕妇、老年人及儿童。“晒背要控制方法与时长,适宜在早上7-9点或傍晚5-7点,这段时间紫外线强度较弱。一定要避开正午。”

  “初次晒背≤10分钟,逐渐增至15-30分钟,以背部微热、微汗为限。穿透气长袖衣物,避免皮肤直接暴露。晒后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补水,忌立即吹空调或冲凉。”王医生提到,如需接地气养生,建议选择傍晚温暖的草地或沙地短暂行走(5-10分钟),避免高温地表(>40℃)以防烫伤。足底反射区刺激更推荐专业按摩而非高温暴露。

  在饮食上,王医生也提出建议,喝绿豆百合粥可清心解暑,喝冬瓜薏米鸭汤可健脾祛湿。运动方面,选择清晨或傍晚去散步、或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 在中医调理上,王医生认为,寒性体质者可咨询医师进行艾灸或贴三伏贴。“养生本意为健康,莫因潮流反伤身。在追求传统疗法时,请始终以个人健康指导为首要考量。”

  听完王医生的介绍后,夏姨终于知道怎么科学晒背了。

西江日报A07A07中医为你揭秘科学养生 2025-08-06 2 2025年08月0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