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绿意盎然的站北社区体育休闲小公园。
2023年9月,肇庆市绿美生态建设基金在市慈善会设立,旨在弘扬“岳山造林”光荣传统,凝聚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绿美生态建设,推动全民共建共享绿美新家园。经过近两年时间运营,该基金已累计支持全市22个绿美项目,通过政企协共建共促,有效推动肇庆绿美生态建设。
文/图 西江日报记者 严炯明
资金支持城乡绿化建设
8月4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端州区站北社区,穿过具有年代感的住宅楼,便来到去年年底建成的站北社区体育休闲小公园。里面有设备齐全的健身区域,有周边种上了簕杜鹃、紫风铃、细叶紫薇等植物的小广场,还有“学法知行”宣传区等。
该公园由市绿美生态建设基金投资约15万元建成。据了解,此前,公园所在地是周边2000多户居民文体活动的主要场所,但长期存在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大面积出现杂草丛生、道路泥泞破损、停车混乱、照明不足等问题,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为此,站北社区依托市绿美生态建设基金,对该位置进行升级改造,打造成适宜“一老一小”运动、玩乐、休闲的体育休闲小公园。“如果没下雨,每天晚上都有很多居民到公园散步,大家的休闲、娱乐生活更丰富了。”居民陈女士说。
在肇庆市第一中学高中部东侧围墙,工人正对草坪进行修剪保养。此前,由于学校旁的新园南路未开通,东侧围墙没有植树绿化。该道路开通后,为降低噪声和粉尘对校园的影响,学校依托市绿美生态建设基金,在东侧围墙附近种植了草坪以及22棵火焰树,改善了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据悉,截至2025年7月底,市绿美生态建设基金累计支持了22个绿美项目,包括德庆县官圩镇红中村种植荔枝树项目、高要区大湾镇棠孔村“美丽农村路”项目、2025年“苗技下多 绿镇美村”系列活动等。
购买保险守护古树名木
记者了解到,在市绿美生态建设基金支持项目中,有一个固定项目,即肇庆市古树名木保险项目。肇庆市2025年在册古树名木共3562株,其中名木5株,树龄500年以上23株,树龄300至499年241株。
日前,记者来到端州区岩前社区宝环大道旁,400多年树龄的黄葛树茎干伏地而生,形成高3.5米、宽5.2米的拱门,该树周边设有围栏以及古树信息牌。经过几年的管护和自然生长,这株古树生长得比之前更好,如今在市绿美生态建设基金支持下,更是多了一份保险保障。
据悉,2024年以来,我市依托绿美生态建设基金,为全市的古树名木购买了保险。市林业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设立该基金前,古树名木若发生因台风、病虫害等原因造成损害的,只能向地方财政和上级部门申请资金抢救修复,如今,市绿美生态建设基金为古树名木购买保险,进一步增加了资金保障。
例如,2024年12月30日,四会市迳口镇上观村一株三级朴树和一株三级人面子树受病虫害影响,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报保险后,拿到了12220元理赔款,使两株古树能迅速得到抢救复壮。
发动社会力量参与
记者采访了解到,市绿美生态建设基金的资金一部分来自市财政拨款,一部分通过企业团体、机构组织、社会公众的慈善捐助和政府支持等。截至2025年7月底,基金累计有449.4万元。
基金的服务对象为肇庆市范围内绿美生态建设公益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植树造林、城乡绿化、公路绿化、古树名木保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绿美自然保护地建设、林业科技应用推广等。
为规范资金管理,市林业局组织制定了《肇庆市绿美生态建设基金管理办法(试行)》,并成立基金管理委员会,负责对基金使用进行具体管理。各单位可以向肇庆市绿美生态建设基金管理委员会(肇庆市林业局)申请组织实施绿美项目,让社会资金力量落到具体项目上,化为实实在在的绿色福祉。
市林业局表示,市绿美生态建设基金的成立,为社会公众共同参与绿美肇庆生态建设,共同创建美好新家园提供了便捷渠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接下来,该局将严格按照基金管理办法,推动募捐资金精准投入城乡绿化、古树保护等项目,打造更多绿美惠民项目。同时继续拓宽宣传渠道,广泛普及基金公益属性,鼓励引导企业、团体依托基金平台打造一批特色绿美项目,并开放定向捐赠通道,实现社会意愿与绿美需求的高效对接,助力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美肇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