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突发山洪上演“最美逆行”

退役军人罗振华携子激流救人

2025年08月11日 西江日报

罗振华(右)和儿子罗健恒。     图片来源:羊城派

获救者邬木新(左)和罗振华。     西江日报记者 王绮彤 摄

  8月4日晚,在肇庆市鼎湖山风景区的上山路上,上演了一场“争分夺秒”的救援。面对肆虐的山洪,共产党员、退役军人罗振华和他的儿子罗健恒果断逆着没过胸口的洪水,救出了1名落水男子。

  西江日报记者 王绮彤

  通讯员 赵祖轩

  第一反应就是救人

  “从来没见过鼎湖山发生这么大的山洪,连村里91岁的老人都没见过。”8月4日,受强降雨袭击,鼎湖山风景区突发山洪,大量泥石被冲到山下。在鼎湖山树木园值班室值班的邬木新不幸被卷入山洪,被山洪一路冲下,艰难挣扎。

  此前,57岁的罗振华沿着上山路,前往查看自家经营的美食店受灾情况。“上山路的水涌了下来,垃圾桶、杂物、凳子都往我们这边冲。”水流湍急,他中途在鼎湖山大酒店的停车场绿化带停下,与儿子罗健恒会合,两人打算一起回家。

  彼时,水位已到了父子俩的肚脐位置,两人紧贴着墙根艰难行走。忽然,他们发现好像有人在水流中忽上忽下,挥手求救。“一定是有人被冲下来了!”罗振华定睛观察,确认有人被困在汹涌的山洪中。没有丝毫犹豫,他迎着湍急水流,冒险上前施救。

  一边是激流,一边是洪流中夹杂着的各类漂浮物,罗振华奋力拽住受困者的手,呼唤罗健恒前来帮忙。“受困人和我差不多身高,个头还比较大,水流又急,只能叫儿子前来搭把手。”罗振华说。父子合力,艰难地将落水男子搀扶到鼎湖山大酒店安置。“当时,获救人惊魂未定,面色惨白。过了近半个小时,他才缓过神来,并告诉我们还有一个人被冲走了。”得知这一消息,罗振华迅速联系当地居委会,并拍摄现场视频寻求支援。

  待救援力量赶到后,罗振华又发现附近一位老人遇险。他再次涉水进入危险区域,将老人安全搀扶出来。同时,罗健恒看到路边有多名群众被困,于是紧急拨打119求救。

  那一夜,父子俩一直忙着救人。“直到人救完了,我们才发现鞋已经被冲走,自己赤着脚。”随后,罗振华投入了自家店铺清淤工作,忙到凌晨3点。

  “他是第一个涉水救人的。”社区工作人员李伟球目睹了救援全程。此次救人事件后,父子俩的故事引发广泛关注。对此,罗振华有些意外,“这真不是什么大事”。他最初拍视频发给街道工作人员,只是为了提醒他们寻找其他被冲走的人。“我们救人,不为任何奖励。”

  军人的担当不能丢

  受军人正直、勇敢、有担当的精神所感染,罗振华从小就有一个“当兵梦”。1987年12月,他应征入伍,赴武汉当兵,成为了某空军部队的一员。4年服役期间,他从普通士兵成长为班长,带领班集体听党指挥、刻苦训练,曾带领班集体荣获旅级防空演习三等功班,个人也被评为旅级优秀士兵。

  1990年7月,罗振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空军部队服役、入党的经历一直深深影响着罗振华,他一直坚持“退役不褪色,军人的担当不能丢”。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军人的正直与担当,始终根植于罗振华心中。

  退役后,罗振华回到鼎湖,进入一家保险公司工作,2007年,在村民的推选下,兼任迪村一社社长。由于乡村工作繁忙,为了更好地带领村民发展,他在2008年辞去了薪资待遇不错的保险公司职务,全身心服务乡村。“当时村里穷。村民将我推选为社长,我作为党员、退役军人,必须扛起发展职责,不能辜负村民期望。”罗振华如是说。

  担任社长期间,罗振华深知“要想富、先修路”的道理。他带领其他党员逐户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积极向上级、社会争取筹集资金,推进村巷道路硬底化,优化排水排污,建好村民用水用电等基础设施,受到了群众广泛好评。2011年,罗振华被村民选为迪村社区“两委”干部,同年被评为鼎湖区优秀共产党员。

  不再担任迪村社区“两委”干部和迪村一社社长后,罗振华继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总结自家开设民宿的成功经验,主动传授给其他有意向开设民宿的村民群众,带动迪村社区民宿业蓬勃发展。同时,他积极配合街道、社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在村居环境整治、防汛救灾、疫情防控、党员志愿服务等工作中积极带头,以实际行动践行为民服务宗旨。“他是一个正直、豪爽、有能力、有担当的人,实实在在地解决了村民的许多难题。”村民邹三九评价道。

  言传身教传承优良家风

  8月6日,获救的邬木新来到了罗振华经营的民宿。只见门楣上挂着的3块牌子格外醒目:“共产党员户”“光荣之家”“退役军人”。这是罗振华一家最朴实的注解。

  邬木新紧紧握着罗振华的双手,激动地说:“非常感谢罗先生父子在危急时刻毅然出手相救,否则我这条命恐怕早就没了。”而罗振华回忆起那惊险一幕,仍心有余悸。“我和儿子确实有些后怕。”他坦诚地说,“但如果再来一次,我们还是会救人。”

  罗健恒说,自己深受父亲言传身教的影响。“爸爸为人正直,敢于打抱不平、乐于助人。平时街坊们遇到困难,他都愿意帮忙。”儿子的话语中充满敬佩,“爸爸是党员、是军人,先锋模范、保家卫国,他一直是我的榜样。”

  罗振华父子英勇救人的行为,源于优良家风的传承。罗振华说,他的父亲罗东妹是乡里远近闻名的乡村医生。那时很多贫苦的乡亲没钱看病需要赊账,他都很乐意。“我从小就跟在父亲身旁,看着父亲治病救人,他经常说‘无论何时,救人要紧’。”人民至上的种子,早早就在他的心里埋下。

  成年后,罗振华时常尽己所能帮助邻里乡亲,为经济困难无法供孩子上学的邻居奔走募捐,路上遇到摔倒的路人积极伸出援手……惠民助人的家风,早已融入血脉,信仰的星火也在代际间传递。“我们是党员家庭,我、我的哥哥、我的妻子都是光荣的共产党员。我始终坚持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作为良好家风进行传承,一直教导我儿子和我的两个孙子一定要助人为乐,在困难面前要挺身而出,当先锋、当模范。”罗振华说。

  鼎湖区坑口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站长陈桂洪曾是罗振华的同窗和战友,对罗振华父子的行为十分敬佩:“谁也没有想过会遇上这么大的山洪,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冲上前去救人。正是退役军人的热血、党员的责任担当、优良的家风传统,才给了罗振华父子逆流而上的魄力与勇气,值得我们学习!”

西江日报A06A06退役军人罗振华携子激流救人 2025-08-11 2 2025年08月11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