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先进适用的创新科技走进乡村、用在农地□ 西 洲

2025年08月12日 西江日报

  据《西江日报》报道,8月8日,节水抗旱稻“我选我秀”新品种评选暨边际土地复耕应用现场观摩会在肇庆举行,相关专家教授齐聚一堂。会上,专家们围绕节水抗旱稻的低碳普惠减碳技术、绿色高效生产技术及碳减排量交易方法等主题展开讨论,为推动节水抗旱稻的普及应用出谋划策。

  农业是富民之要、发展之基。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培育农业新质生产力,是提升地区发展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在此次水稻新品种评选活动上,专家们围绕水稻前沿技术展开深入探讨,提出将节水抗旱稻种植与智慧农业相结合的创新思路,为农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这种创新实践在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价值加速融合的同时,也为肇庆盘活边际土地、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指明了方向。

  从传统的“靠天吃饭”到如今的智慧农业,从人力畜力为主到智能化机械作业,从单一种植养殖到多元化农业产业融合,科技创新为农业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农业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不仅能增强抗风险能力,推动农业现代化,还能以优质农产品扩大市场、为农民增加收益。让科技创新更好地赋能现代农业,肇庆相关部门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力量协同攻关,有效调度高鼎端科教创新走廊、农业科研院所等平台力量,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一步巩固肇庆农业发展优势。在此过程中,要持续创新协同机制,构建“政府+企业+院校”结对联动体系,发挥政府政策优势、企业资源优势和院校人才优势,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内外部条件。

  求“新”不能无的放矢,必须紧扣农业发展的需求去创新。科技未必都要追求“高大上”的形态,关键要实用管用,能得到农民的认可、赢得市场的青睐。唯有瞄准产业发展的需求、直击农民生产的痛点,在深度挖掘地方资源优势与特色产业潜力的基础上,加快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才能激发农民投入农业新质生产力培育的积极性。因此,要建设一批高效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完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服务体系,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激励与利益分享机制,切实增强各类人才服务农业现代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科技成果真正“落地生根”,让群众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享受到更多看得见、摸得着的福利、红利和便利。与此同时,要注重培育扎根乡土的科技应用人才,组织农技推广人员常态化下沉一线,延伸农技服务链条,通过问题靶向咨询、科学系统普及、现场手把手指导等多种方式,帮助农民提升科技应用能力,让更多先进适用的创新科技走进乡村、用在农地。

西江日报A02A02让先进适用的创新科技走进乡村、用在农地□ 西 洲 2025-08-12 2 2025年08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