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误吞鱼骨市一院多学科联手化解险情

2025年08月20日 西江日报

  西江日报讯(记者 夏紫怡 通讯员 陆莉诗)近日,一名老人进食鱼汤时,误吞鱼骨,滞留位置靠近胸主动脉,十分危险。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通过胃镜取出一条长达3厘米的鱼骨,成功帮老人化解潜在风险。

  当日,年过七旬的林婆婆因出现胸骨后刺痛、吞咽疼痛不适症状来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就诊,经过相关检查,检查结果均排除了急性冠脉综合征。但胸部CT检查,考虑食管异物并穿孔。

  到底是什么呢?据林婆婆回忆,当日晚餐有进食鱼汤。急诊科医务人员考虑食管异物可能是误吞的鱼骨!且鱼骨滞留的位置离胸主动脉极近,稍不注意或有刺破胸主动脉的风险。

  急诊科立即联系消化内科陈健主任、胸外科康美和副主任医师、医学影像科夏广明副主任及麻醉科李耀荣副主任医师进行多学科会诊。多学科会诊团队迅速响应,启动绿色通道,同时完善术前检查,排除禁忌症,立即行静脉全麻下经胃镜食管异物取出术。最终经过多学科联动,成功将食管异物取出。

  什么是食管异物?食管异物是指误吞或卡在食管(连接咽喉和胃的管道)中的物体,常见于儿童、老年人或有吞咽困难的人群。常见异物鱼刺、骨头、假牙、枣核、牙签、硬币、纽扣电池、玩具零件、别针等等遇到该情况,应立即停止进食,避免异物移动。如果是光滑小物件(如硬币),且无症状,可观察是否随粪便排出,此操作需医生指导。 如果是尖锐物、电池、有磁性的异物、腐蚀性异物,需要立刻就医。

西江日报A07A07老人误吞鱼骨市一院多学科联手化解险情 2025-08-20 2 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