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彩珍带领学生春游。受访者供图
西江日报记者 潘粤华
在肇庆市凤凰三立学校,有一位从事教育工作已有19年的老师。她以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和细心,为学生铺设快乐、健康成长路。她就是该校小学部数学学科带头人、小学数学一级教师王彩珍。
在多年教学中,王彩珍总结了自己的教学“三法宝”,那就是细心、爱心和耐心。“要把一个班级带领好,就必须把工作做细,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和情感变化,要‘见月晕而知风,见础润而知雨’。”她告诉记者,作为班主任,她用细心培育祖国花朵,给班级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成长档案,密切关注他们的行为习惯,并及时对孩子的进步给予鼓励和表扬,“还要经常思考,注意细节,面对学生突发状况时怎样更好地应对,妥善解决问题。”
教育是爱的事业。王彩珍一直相信最有力的教育手段就是爱与情感的投入,对学生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责备,多一些交心,少一些应付。每天晨练,她坚持到岗,带领学生锻炼身体,晚上则经常到孩子们的宿舍转转,和他们聊聊属于孩子间的“小秘密”。亲其师,信其道。点滴相处中,王彩珍与学生建立了深厚情谊。
耐心是王彩珍教学的第三个“法宝”。“每个孩子都是一粒花的种子,只不过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会灿烂绽放,有的花则需要漫长等待。面对他们的成长,老师需要有耐心。”王彩珍向记者分享了一个故事。2019年秋季开学时,班上转来了一位孤独症学生。孩子刚来学校,社交存在障碍,安全意识薄弱,学习滞后。在王彩珍的耐心教育下,孩子逐渐融入班集体,变得努力学习,安全意识也得到加强。孩子的改变让家长高兴和满意,并特地制作锦旗,送给王彩珍和学校致谢。
王彩珍还是学校小学部教务主任。担任教务主任以来,她将教师专业成长作为核心工作,以团结协作的姿态凝聚团队力量,搭建平台激活教研活力,锻炼教师队伍。她构建研修体系,以“前沿引领+实践研磨”模式策划主题研修活动,推进技术赋能教学工程,组织教师系统学习AI工具,推动课堂从“单向输出”向“互动共生”转型;完善教研闭环,推动教研组常态化开展集体备课和案例研磨,建立“自评+互评+专家点评”三维评价机制,解决教学痛点;实施“师徒结对”计划,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结成成长共同体,通过“随堂指导、示范授课、经验复盘”的沉浸式带教,助力教师队伍成长为“懂理念、精业务、善创新”的教育铁军。
接手教务主任工作一年后,王彩珍统筹全局、精准施策的教学管理体系推动学校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各年级人均平均分提升3至10分,及格率与优秀率均提高30%以上。
回首过去,有付出的艰辛,也有收获的喜悦。王彩珍获得了广州市白云区优秀班主任、广州市民办教育先进工作者、鼎湖区优秀班主任、数学竞赛优秀指导教师、鼎湖区小学数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等荣誉称号。这是对她教学教育事业成绩的肯定和认可。她说:“我将继续以毅力与智慧,肩负起更多的关注与责任,在教育这方平凡而神圣的舞台上努力追寻、前行。”